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05日
综合新闻
02

伤残农民工的呼唤

近年来对煤矿农民工的采访中,最使我心灵震颤的,是渭北一家煤矿伤残人员如诉如泣的谈话。他们那鲜活的面容,那残缺不全的肢体,那一声声发自心底的呼唤,至今回忆起来好象就在眼前——

他叫邹月峰,在5年前的一次事故中砸坏了两腿,作截肢手术时几乎锯到了大腿根部。从此,这位年仅31岁曾在掘进一线摸爬滚打过的农协工人,就终生与轮椅为伴了。采访时,他眨着一双明亮的眸子娓娓而谈。小邹的家乡在洛南县灵口镇的一个山村,全家务农,工残后妻子就带孩子来到矿上护理照料他,家中留下年迈的父母亲。提起妻子小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四五年了,就这样跑前跑后地忙,为照顾我这个无法行走的工残丈夫,真难为她了。我这一辈子对媳妇都没啥说的。”问到他的收入情况时,小邹说每月领劳保320元,护理费250元,能凑合够三口人的生活和孩子的学费,根本没力量顾家中的老人。

双目失明的徐宝军今年36岁,丹凤县寺坪乡人。他是井下放炮时伤了双眼,还造成了左耳膜穿孔。谈起自己的家这位伤残农协工黯然神伤:母亲去世了,父亲已70多岁,媳妇离他而去,留下10岁的孩子由亲戚带着。为了帮徐宝军省下每月250元的护理费赡老养幼,几位同来矿山的老乡工友下班后便义务轮流为他提水、打饭,单身楼上的女服务员也常主动帮他洗衣服。眼前的日子可以“将就着过”,以后怎么办呢?徐宝军说地方政府的低保不管农协工,养老和医疗统筹也都没有办,一旦企业破产让他这个盲人找谁去?!

记者在该矿走访过的7名重残协议工中,兰永忠是唯一的一位享受“一级特残”护理的。他今年36岁,1998年4月在煤炭生产中受伤,造成颈椎以下高位截瘫。永忠师傅说矿上出资找护理员照顾他生活,单身楼的女服务员们也主动帮他洗衣服、洗尿垫,推轮椅。只是一月320元的劳保太低了,除吃穿外,连个茶叶、香烟也不敢买。工残后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兰永忠谈起这事显得理智而平静。他说自己身体残了,也养活不了妻子,人家要吃饭,要穿衣,感情总不能当饭吃吧!再说,这里的几个重残工中,妻子离婚的也不是咱一个,自个儿也想得开。

就煤矿农协工的工伤劳保待遇,记者走访询问了煤矿和上级矿务局劳资部门。回答是:国务院1991年有个87号令,对国有企业使用农民工的工伤残者有明确规定,一至四级伤残算全残,比照合同制工人的办法执行,拿原标准工资的90%。但全民合同制职工工伤全残的基本按提前退休的办,但农协工没有办退休统筹不能列入退休,只能拿原标准工资的90%。原来他们一月才能领到200多元的劳保,去年调了一次才拿到300多元。至于5至6级的工伤农协工,则是拿70%的原基本工资送回原籍休养。

不少煤矿职工向记者反映,按这一政策规定和执行办法,对因工伤残的农协工显然是不公正的。但在有的煤矿企业,连这个政策在执行中也被打了折扣。在陕北好几个地方煤矿,工伤全残的农民煤矿工每月只能拿到200来元的劳保,生活不能自理者仅给90元的护理费。有的煤矿甚至违背政府有关政策,对应享受70%至90%工资待遇的工伤全残农民工,只给一次性补贴送回老家了事……

采访中不少工会干部请报社为此鼓与呼。他们认为,善待因工伤致残的煤矿农民工,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落实他们的经济待遇,必须从落实并调整有关政策入手。上级工会组织、劳动部门、煤炭企业及主管部门,应把此事作为调动农民煤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保证社会安定和稳定农民煤矿工队伍的大事予以研究解决。

本报记者 杨明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