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05日
综合新闻
02

唐师

——一个打工者的故事

人们叫他唐师,其实他并不老,今年只有32岁,从蒲城老家来西安蹬三轮车已有四五年了。他叫唐增虎,清瘦的脸庞上布满了长长的胡须,看来平日里艰辛的劳作让他没有多少时间去刮脸,或许他本来就不在意这些生活上的枝节。每天,他只是等人叫他去拉东西,挣钱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惟一让他快乐的事情。

第一次见到唐增虎时,记者把他与蹬三轮背水泥这些体力活怎么都联系不到一块。他个头不高,身体很瘦,看不出有多少力气。他说,刚到西安时,他在东郊拉货,后来一位蒲城老乡叫他,他便进城到了青年路。这位老乡在青年路开了家水泥经铛部,有人来买水泥,他便蹬车去送货上门。没有活,就坐在经销部门口,等顾主来叫,什么货都送,用他的话说,这叫“钓鱼”。

“干了这么多年,挣下钱了吗?”

这时,唐增虎的眼圈发红了,他用粗糙的手揉了一下双眼,半晌才说:“能凑活着过,攒不下个钱。”

干蹬三轮车这一行,最怕的莫过于市容罚款。唐增虎说,有一天凌晨3点钟,蹬三轮车去送铝合金,走到新城广场,被市容人员拦住,开口要罚二百元,这对月收入仅有七八百元的他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他好说歹说,最后以交30元钱、不要票据而了结。唐增虎说,他最倒霉的时候,一星期内被罚过3次,每次不少于50元。“如果西安能开个三轮车绿色通道就好了。”他口中喃喃地说。

另一个让他苦恼的事是丢车。最近,他连着丢了两辆车,等于损失了好几百元。一次是夜里,他还睡在三轮车上,起身上了个厕所,回来车就不见了。另一次是在吃饭,三轮车就放在马路对面,转眼功夫车就被偷了。

说着这些生存过程中的坎坷时,唐增虎的眼圈又红了,他不停地用手在揉眼睛。

现在,他的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去年一场大雨,老家几间多年的旧房全部塌了,老婆孩子只能暂住在果园里的一间简易房里过活。他说,受灾后,盖房的人家会得到政府的补贴,他没钱盖房,自然也没拿到一分钱。

“长年在西安打工,想不想家,有没有快乐的时候?”记者问道。

“咋能不想家,可不挣钱咋办呢。有活干,能挣下钱,心里就高兴,没有活,心里也高兴不起来。今年活少,没有去年叫的人多。”唐增虎说。

时值暑假,他老婆带着孩子来了西安,全家挤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民房里,可唐增虎没有时间去享受天伦之乐。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他都呆在青年路这家水泥经销部门前等活,因为,这对他来说,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本报记者 朱碧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