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职教之花格外红
南郑县职教中心是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中崛起的一所融职业教育、教师进修、干部职工再就业人员和外出务工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兴学校。该中心占地113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8人,教学班34人,在校学生1256人。开设有农业技术、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电工、电焊、农用机械驾驶与维修、幼儿教育、保安培训等专业,同电大、高职院校联办有小学教育、汉语言、计算机应用等大专班。学校已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该校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时被省教育厅、省劳动保障厅和省经贸委联合授予“职教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该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群体功能,坚持“培养实用人才,服务县域经济”,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合格加专长的办学模式。在舞好“专业技术等级考核”、“毕业生就业推荐”、“对口报考大专院校”三大教育体系下,以强化内部管理,注重软件建设,完善硬件建设,使学校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在办好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还坚持走联合办学的路子,同县内13个单位、以及电大、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教育学院、省职教学院、省经贸学院等联合办学,扩大办学规模。采用长短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春季和秋季招生相结合的办法,使办学活力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学生由前三年的500人左右猛增到1200人,学校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校始终坚持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振兴培养输送多规格、多层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职校农学专业教师的技术力量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举办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六次,受培人员600多人次。在学校的帮助下,使一些专业大户迅速发展起来,在青树职工建起了一个22亩的名优水果示范基地,投资10万元已获利20余万。承担了梁山镇王巷村一个365亩的名优果品基地的经营管理,每年收入达73万元,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还在全县村、镇建立了农村技术示范网点10个;同梁山、新集、法镇、红庙等镇政府签定了共建为农服务示范基地协议。针对当地剩余劳动力及外出务工人员缺乏技术和知识的状况,举办了焊接、计算机应用、保安员专业技术培训班四期、1500人次,务工知识培训班四期累计达3000人次。
三年来,经过学校培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8万多人次,有1500多名职高毕(结)业生走上就业之路,400多名毕业生考入对口大学,使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招生人数三年翻了一番,为南郑县的经济建设发展谱写了一首动人的职教之歌。 刘耀华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