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23日
综合新闻
02

西安汽车工业稳坐“头把交椅”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西安市计委了解到,在宏观调控和银行紧缩信贷政策的大环境下,西安的汽车工业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速度高于其它行业,稳居领头羊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西安汽车工业完成总产值46.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1.3%,生产各类汽车24624辆,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但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亦不容忽视。

陕汽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安汽车工业的佼佼者,成为拉动西安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陕汽集团在国家宏观调控出现变化,汽车销售市场有所波动的大环境下,积极调整应对策略,化解不利因素,生产经营保持良好态势,上半年生产汽车14423辆,完成产值25.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3.83%和22.4%;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上半年生产汽车变速器71920台,完成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实现利润24800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7.8%、52%和32%,出口创汇10051万元,同比增长120%。另外,今年上半年,西安汽车产业产销实现了良好对接,主要企业平均产销率为97.4%。5个重点建设项目实际投资额接近过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经过风雨洗礼以后,西安汽车工业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西安的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主要依靠几家核心企业的核心产品,其余企业参与面不大,呈现出“一台大戏光靠主角”的局面。上半年大型载货车、大型客车、轿车及汽车传动系统新增产值近11亿元,同比增长34%,基本为几家大企业所为。其次,缺乏全面应对措施,将目光主要放在了科技含量高的重型汽车上,以致重型汽车能够从容面对形势变化,客车生产尤其是客车底盘、中型客车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整个产业发展冷热不均。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