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200名农民工流汗筑成通衢道70万元工程款至今拖欠何时清
8月24日,全国召开清理拖欠工程款电话会议,有7个省被点名,我省名列其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德铭说:“清欠工程款必须动‘真刀子’。”也就是在这一天,记者到渭南市,为200多名农民工讨要70多万元的工程款。深感:如果政府再不支持,农民工的血汗钱将追要无期。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1999年10月,渭南市高新区良田办事处上庄村七组(又名东平自然村),修一条长2000米、宽7米的水泥路。渭南临渭区农民王军和临潼零口镇农民郭地民与该村组长于蕊侠签定了修路协议。该路预算180万元,由省政协于2001年分两次划拨100万元(另80万元应由当地自筹)。
王军和郭地民带着渭南、华县、华阴等地200多名农民工抢进度、保质保量,从1999年10月开工到2001年5月完工,这期间,省上拨的100万元已由渭南市交通局支付给上庄七组,但该组只付给农民工30余万元,还欠70多万元。这几年,王军和郭地民不但自己到村上讨要工钱,还带着农民工一起讨要,但对方就是不给。去年渭南及两华地区遭洪涝灾害,绝大部分农民工家被淹,房倒屋塌,生活雪上加霜。许多农民工又去找两民工头,弄得王郭两人四处躲债,有家不敢回。
8月24日,记者来到渭南,50岁的农民工郭地民告诉记者,他已从私人处借高利贷给农民工把钱发了一些,共欠款30多万元,光利息就高达1.5分。他说:我曾带着几个农民工找组长于蕊侠要钱,村上七八个身上有纹身的人,手持大砍刀,要砍我们,欠钱不给,人还凶得很。33岁的农民工王军更不幸,因他无力偿还30多万元,已从家中出走。一问起拖欠工程款一事,不爱多说话的他,只是摇头。眼中流露出的不但是无奈,更多的是绝望。两位汉子说起讨要工钱的艰辛,在外躲债的困苦。长叹:“这日子可咋过哩!”
下午3时,记者来到良田乡政府,办公室一男子正在悠闲地拉着二胡。记者问“书记在吗?”对方停下手中的二胡说:不知道。随后又继续拉二胡。记者拨通了乡政府副书记朱重新的手机,她说:在外面处理一起案子,无法回到乡政府。当问到上庄村欠农民工工钱时,她说:组长于蕊侠要辞职,此事不好办,我也没办法。
随后记者又来到渭南市政府办公室,找到王主任。他很热情接待了记者,并说知道此事,领导有批示,不知下面怎么弄得就是不解决。
记者又拨通了市政府秘书长陈雪民的手机,他说在西安开会,这事要找高新区管委会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刘兴林,他负责此事。
下午四时许,记者又赶到管委会,宣传部一姓王的工作人员知道记者来意后,说刘书记在开会,他去叫。十几分钟后,王同志说,领导开会让等一等。记者只好耐心等待。下午6时许,宣传部副部长王富平从外面赶来,说领导忙,在外面有事,让记者第二天再来。并让记者留下电话,说第二天刘书记会亲自把处理结果告诉记者。
第二天早上8时,记者在办公室一直没等到电话,最后只好主动去电询问,刘兴林书记的办公室无人接电话,手机没开。给宣传部的王富平打电话,工作人员说人没来,其手机也没开。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