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27日
人物·读书
04

读书的境界

□文/戎玉

某位名人(名字记不清了)曾提出读书有三种境界:一是太不正经地读书,沦为下流,不足品头论足;二是太正经地读书,正襟危坐,功利性太强,把读书当成一种手段或工具,摆出一附样子,不免读起来太累;三是不太正经地读书,把读书当作是一种需要、一种营养,必不可少而又洒脱随意,要达到这种境界则需要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雍容大度,一种随便翻翻的悠闲,一种纵横捭阖的自信。

不妨给这三种人画上一幅漫画。围着地摊扎堆的人们,多数在那里吞食精神垃圾或废品;引经据典、说古论今的学究、准学究以及一些文化投击者,往往在那里寻章摘句;实力派、真学者,随手取一本什么书,啜着一杯热茶,慢慢品味书的底蕴。

宽容一点的话,三种境界中其实各都有高下在其中。第一种境界里未必就没有严肃的研究者在探寻什么;第二种境界对于众多的工薪族既是谋生的必需,也是文化人必经的吸收阶段;第三种境界确实是读书人的上境,但它不是三年五载就可以达到的。倘若根基浅薄,就学着“不求甚解”、“洒脱不羁”,倒坏了事。说到底,读书不过是两个门庭:求知、实用、生存、发展,这是“外门”,学有专攻、事业有成,进而读书,进攻退守自如,便可不拘成法,此乃“里门”。不管怎样,总有一个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有人对中国的读书人作过一个界定: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混官做的人,也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作装饰的人,更不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把一切书本上的教训,变为自己的行动。能铺世民,能经天纬地,那才是真正的读书入,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混文凭、混官、图装饰的人肯定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一点应该是明确的。但非“辅世民、经天纬地”不是真读书人,至少在今天是要求过高了。能独善其身,无损世人,静心读书也算是一种美好的存在,起码在人欲翻腾的现实里存了一股清新。

其实读书还另有三境:自娱,好歹全由自己去消化;自益、吸收精神营养,长了内才;益人,学习了别人的知识和节操,融解了升华成自己的才学,推导某种学问、文化,著书立说,开启他人思路。总之,读书比不读书好;读精品比读庸俗书好,读出自己的见识比跟在别人后面慢慢跑更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