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03日

陕西工人报头版 南下打工干部到期难归 中国创业机会多但创业能力低 创业要像滚雪球 辟一座“后花园” 我眼中的“负利率”现象 “案件模拟现场”洗清弱女奇冤

当前版:第A1版: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头版
01

不舍异乡高薪高位

南下打工干部到期难归

从2001年2月15日第一批187名“打工干部”出发,到今年2月第五批201名公务员开拔,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这个45万人口的县级区,共选派近千名干部和公务员前往沿海发达地区打工。

“干部打工”政策是:每月150元基本工资一次发清,两年时间自己闯荡,组织上不给联系工作。咸安区前任区委书记宋亚平说:“即使干部在皮鞋摊上擦皮鞋,坚持两年,也会体会到市场竞争的激烈。”

据了解,“打工干部”在返乡后陆续担任要职,得到了民众的衷心拥戴,但很多干部提出希望延长“打工时间”。

截至2004年8月,有30多名公务员在经济发达地区找到了“更理想的位置”。

万先智原来是咸安区人才中心副主任,现任广东东莞某大集团人事中心经理。他引用了一同南下打工的朋友的话形容刚开始南下时的感受:“过去在咸安当干部,按部就班,工作漫不经心,没有半点危机感,办事磨磨蹭蹭,今天做不完,留到明天做”。现在这个地方不同,竞争残酷啊。老板不养活闲人,市场不相信眼泪,干不了请走,没有情面可言。

几个月过去后,事情变得顺手起来,万先智开始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职位和薪水都往上猛蹿,他感到非常过瘾。

作为第一批南下公务员中的一员,2002年打工期满后,42岁的万先智向单位多次要求延长锻炼时间,到现在他都没有回咸安的打算。

原来在咸安区只是一名普通公务员的张艳玲现在成了深圳友邦胶袋印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两年时间,从一名统计文员到审计部主管,如今在总经理外出时,她要代理处理一个有4800名员工公司的日常事务;同样做公务员出身的郑祥盛则先后在深圳裕得利五金电镀厂、KC集团富隆公司、深圳环宇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就职,他的履历表上已经多了“人事主任”、“公共事务主任”、“行政人事经理”等就职经验。

在异乡的成功,让一些干部有了新烦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下干部对记者说:“原来区里的单位多次催我回去,但回去1000元不到的工资,让我怎么养家?老婆现在没工作,孩子大了要上大学。可是不回去吧,放弃了编制,连退休金都没有了……”

对此,咸安有关部门负责人说:“187个人才即使只有20个回来了,那么另外留下的160多个都将是我们招商引资的据点与窗口。”(新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