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冬衣夏装皆“秋收”
立秋以来,天气转凉,于是每年上演的“换季衣服打折”招式毫不例外地出现在今年的服装市场上。街上两边的衣服店面及商店到处所见醒目的打折招牌。“换季大清仓”“降价大甩卖”“50元起价……”,今年商家们用到的几种降价招牌,虽比往年没什么变化,但人们买衣服的热情,尤其是收罗便宜又质量好的降价衣服的热情在很长时间内却很难降温。
上周末连阴雨,淅淅沥沥,买衣服的人也像这雨,穿梭不停,钟楼附近热闹非凡。
冬衣夏装皆有去年的旧款,如今跟着季节同时上市,笔者在开元商城一家外套大衣专柜看到,1780元左右的兔毛大衣打3.5折,现如今60元起价至500、600元即可买到。售货员介绍,质量有保证,只是号不全了。笔者问:这个折会打到什么时候?对方讲:会一直打下去,直到卖完。还有部分专柜清卖棉衣,一般打折均在3一5折,有的还不到2折。清仓衣服最多的要数今夏一些积存货,一些名牌裙子都在降价处理。在开元一家专柜看到300多元的夏装现在100元以下便可以买到。有些物价区,商家直接把价钱醒目标出,50元区、100元区等。
名牌 笔者询问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女性,为什么买用不着几天的夏末衣服时,很多人都讲到,现在降价卖的名牌“好衣服”多,质量好又便宜,选几件喜欢的买下,明年穿的可就是名牌衣服。
便宜 价格是买卖双方最敏感的纽带。便宜的东西总要吸引很多人。“不管怎么样,遇到这么便宜的衣服,自己又合心,当然忍不住要买几件,”一位女青年在笔者的询问中爽朗的说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遇到了不买,以后就再没那个价钱了,哪怕是来年再穿。
消费者大都不会考虑太多商家的销售方式如何,只要自己看着可以就行。而商家是以消费者各种心理打出适时的出售旗号。有时以价钱、期限等给消费者造成“紧迫感”。“只打折几天就不搞活动了”,这样的招式给人一种不容多考虑的紧急感。如果买了再反悔就没用了。因为这样的“紧急”商品,或者一些打折商品一般都是不给退换的。 (武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