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民主管理承载企业的兴旺
——韩城钢铁炉料公司依靠员工办企业侧记
在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一些经营者在诸多方面存在侵权行为,致使老板和员工之间矛盾重重。陕西韩城钢铁炉料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通过推行民主管理,让员工当家做主,一个仅有200余名员工的小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640万元,成为韩城市焦化行业的骨干和利税大户之一。
背负巨债接手烂摊子
韩城钢铁炉料公司的焦化厂是2002年3月通过与西部信托投资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协议而取得的生产实体,当时的厂子属韩城市工贸公司管理,138名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厂子又破败不堪。“厂子败了,不能让职工没饭吃”。公司总经理高凤龙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背负1300万元的债务接收了这个烂摊子,并将原企业职工全部留用。补发了原工贸公司拖欠员工9个月的工资共计52万元,为已安排重新就业的正式工补缴拖欠了7年之久34万元的养老保险金。
老板的慷慨和大度,换来的是员工真情回报。在清理货场时,大家不用号召,自发放弃休息时间,用镢头、用耙子,甚至用手,从坚硬的泥土里抠出一块块焦炭……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斗,焦化厂各项工作走向有序状态,几个月后就出现产销两旺的势头。
让职代会承载企业的兴旺
企业走上正规,但员工和老板之间对立依然存在。他们适时地成立了工会、职代会,建立了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员工民主管理制度。工会刚一成立就代表员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他们又推行了企务公开制度,建立老板与员工对话制度,还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听取企业发展计划、财务和经营计划报告等。
为确保员工安全作业,企业听职代会意见,制定了企业生产管理大纲及制度,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求随时取得与员工的沟通与理解。正因为如此,才焕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焦炭产量从接手时的年产5万吨增长到13.3万吨,而环保等指标也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建成了韩城焦化行业首屈一指的花园式工厂。
先让员工过得好一点
去年,在99-Ⅲ型焦炉基建安装的两个月内,员工夜以继日地苦战在高温与疲劳之中,总经理高凤龙接受工会的意见当即决定:为员工实行为期60天的免费餐,并拿出30万元解决他们的伙食费补助问题。高凤龙常说:“要想企业好,先要让职工过得好些。”两年多来,企业从未拖欠员工工资,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员工结婚,可领取300元的补助金;员工直系亲属丧葬,给500元的补助;如有子女上大学,可领1000元的教育补助金;特困员工每年可领5000元的生活补助……这说也说不完的补助金,让员工处处感到企业的温暖,也让他们感受到“先过得好”的承诺掷地有声。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