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25日
厂矿·区县
02

彩虹 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

在彩虹集团公司采访,感受最大的是节约意识。洗手间墙壁上贴着节约用水的提示;生产厂区为节约能耗,小到改造一盏节能灯,大到能源的回收再利用。彩虹的员工们也把节约贯穿到工作当中。“雪梅瞬时流量法”等一批以职工名字命名的节能方法便是节约意识的产物。

彩虹在各个生产单位内部实施了模拟市场运作的管理方式,能源的生产、供应与需求通过内部银行进行结算。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进行调研、立项、初步设计时,必须要有节能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要求的项目,审计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集团公司还建立了能耗指标控制分析数据系统,对能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跟踪控制。数据表明,总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2001年的0.33吨标煤降到2004年1-9月份的0.24吨标煤;2004年比2003年单位标管耗水下降0.14吨、耗电下降2.58度、耗天然气下降0.87立方米等。这一切得益于广泛开展的节能降耗活动和职工参与的技术创新。

职工是创建节约型企业的积极参与与实施者。石雪梅是彩管一厂职工,她根据流水线启班生产的节拍,将瞬时流量与平均流量进行对比,界定生产车间能源的使用范围,分析生产用能是否受控,该方法使37CM单管能耗降幅较大,被彩管一厂命名为“雪梅瞬时流量法”;股份公司的郭晓玉提出屏清洗机可以用温纯水改用自来水,经过改造,年节约能源费用22.3万元。临时工韩兰新敢于向进口涂屏驱动电机发出挑战,自己掏钱买实验材料,最终实现了国产替代,为企业节约了外汇支出。

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为彩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至2003年,彩虹共管理挖潜5.06亿元,克服了价格损失10亿元的困难。仅2003年,因加强管理,挖潜增加利润1.93亿元。企业先后获得了国家节约能源一级企业证书以及电子工业节能先进企业等荣誉。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