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25日
厂矿·区县
02

咱们的“南泥湾”

十月的陕北秋风中透着丝丝寒意,黄土高坡上稀疏的树干漫无目的的指向天空,山坳中粉白的小站格外显眼。这就是西安通号处延安北电务段沿线的小站,这就是大家引以为豪的“南泥湾”

2001年5月,西安通号处延安北电务段正式成立,担负起了钟家村至神木北780公里的通信、信号维管任务。组建伊始,员工们对这一新的任务抱怨不断。一是由施工到维管相距甚远,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维管信心明显不足。二是沿线各站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不通火车、不通汽车,出行极为不便,有的站买菜只能靠送、靠捎带。三是由大规模“兵团作战”变为“单兵作战”,大的工区不足十人,小站上只有1—2人,轮休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刚上去的员工想回来,还没去的员工把那里当作“禁区”。西安通号处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尽了办法。为了提高员工业务技能,青年工地夜校红红火火办起来了,绥德培训基地也办起来了;为了解决出行不便,每逢调休,电务段派专车从神木逐站接送,自行车也配到了工区;为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洗浴设备配到了工区,冰箱也配到了小站;为了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电视配到了小站,各中心站还热热闹闹办起了“职工小家”。工作环境改善了,员工们也来劲了,大家见缝插针的在站舍周围种起了瓜果蔬菜。

一晃三年过去了,在条件最艰苦的呼家塔站护栏外的菜地里,值班员工小蒋兴奋地告诉我们:“现在情况好多了,咱们的‘南泥湾’已经大变样了,有什么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自己解决,我们种的这一分多地可帮了大忙,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吃菜问题,吃不完的卖给当地老乡,还小有‘外快’呢!我们走的时候也带上点儿,这可都是绿色食品!”

现在的延安北电务段由于维管比施工稳定,能更为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受到了员工们的青睐,不断有人要求参与维管工作。 (周湘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