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1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人物·读书 左宗棠与西部开发 古城堡 中国第一位女院士 京城访贺敬之 传统是一种生存的必要 读书是一种牵挂 远山呼唤 正说清朝十二帝 不妨读些自己不喜欢的书 好书如师 一本毁誉参半的书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人物·读书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人物·读书
04

中国第一位女院士

——林巧稚□文/叶超群

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院士。

1921年,从小立志当医生的林巧稚考入了北京协和大学。8年寒窗,她尝尽了奋斗的艰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和学校授予的文海奖学金(只奖给第一名的毕业生)。

毕业后,林巧稚留在协和医院,被分配到大家都不愿去、不受人重视的妇产科,而且还得接受住院医师受聘期间不能结婚等苛刻条件。许多人为她鸣不平,但林巧稚认为:给广大妇女解除病痛是自己的宿愿,去妇产科正能帮助自己实现这个宿愿。

1932年,林巧稚因成绩卓著荣获协和奖学金,踏上赴英学习深造之路。她先在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后到皇家医学院进行科研工作。在英国只呆了一年时间,她就匆匆整装,告别一再挽留的导师和朋友,毅然回到了北平。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可她却说:“月是故乡明。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回中国,回哪儿去?”1935年,她晋升为讲师、主治医师,1937年晋升为副教授。

正当林巧稚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卢沟桥的战火打乱了她向医学更高峰攀登的计划。这时,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主任邀请林巧稚到英国去搞研究,并为她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但林巧稚却认为,自己是中国医生,不能在自己的祖国遭受苦难的时候离开。她哪儿也没去。

1939年,林巧稚受协和医院派遣,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她一心扑在研究上,很快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成为全校的知名人士,她的照片被学校陈列在教学楼的走廊里。由于才华出众,她被吸收为芝加哥自然科学荣誉学会会员。在美国的生活是优越的,尤其是医生,收入可观,是人人羡慕的职业。但对祖国执著的爱时刻牵动着林巧稚的心。在美国不到一年,她就完成了预期的研究工作,又毅然地踏上了归程。她说:“……我生为中国活,死也要为中国死。”1941年,林巧稚被任命为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这是协和医院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中国人担任科室主任。

林巧稚怀着“我和我的事业将与祖国共存”的信念,在协和医院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迎来了解放。她拒绝了劝她出走欧美的“忠告”,从此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解放后,林巧稚以火一样的热情,为国家日夜工作。她遵照中央和北京市的建议,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妇产科医院,并和其他同仁共同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产科学杂志,并担任了学会的主任和杂志的主编。她代表中国人民出席过世界著名医学家会议,代表中国人民作为友好使者访问过许多国家,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