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24日
北国周末-生活·健康
03

猝死与不良情绪有关

有的心脏病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明显稳定和好转,在即将出院的前夕,突然发生心脏性猝死。这是为什么?

据统计,住院的心肌梗塞患者中,约有50%~70%有情绪因素可查。现代医学研究也比较一致地认为,情绪、精神因素参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尤其与猝死直接相关。其病理基础是:情绪因素使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还可通过垂体、肾上腺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增加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的敏感性,促发冠状动脉痉挛,加之,儿茶酚胺还能加剧血钾的降低,导致心脏生物电活动紊乱,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从而引起心脏性猝死。

显然,对心脏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给予一些心理调节性疏导,以保持心胸豁达。有人主张,冠心病患者遇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社会心理应激时,如集会、演讲、剪彩、谈判、探亲、聚餐、旅游等活动时,要随身携带保健药盒,以备急需,也可事先服用心痛定、心得安、谷维素、安定等,以期收到药物预防作用和“稳心效应”。 (于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