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110成为老百姓的“救命线”
本报讯 1月10日是我国110建台19周年纪念日。多年来,我省各级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坚持维护社会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不断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使110报警从1997年的19万余起上升到去年的266万余起,在解危救难、打击犯罪中发挥了特殊作用,被老百姓称为“连心线”、“救命线”。
110报警电话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被称为匪警电话,专门接受刑事案件报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率先在全国建立了110报警服务台,我省于1989年在西安市首开两部报警电话,到目前全省有32个市、县(区)公安机关建成了全电脑化的110服务台,其他县(市)也都开通了110报警电话。计算机、现代通讯、电子监控、卫星定位等先进技术手段在110接警处中得到广泛使用,使其成为科技含量较高的部门之一。
快速处理接报的违法犯罪案件是110的主要职能。2003年,全省公安机关通过110破获各种违法犯罪案件4万余起,去年达到6万余起。“有困难找民警、处危难打110”,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在去年接警的266万余起案件中,有效警情的70%以上都是群众求助电话。各地公安机关依托110,逐步建立起了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警、派出所为主,各警种、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快速反应机制,使110成为公安机关在动态环境下管理社会的有效机制,真正成为解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救命线”。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