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谁在给百姓下钩
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有权势者天机占尽,老百姓被涮是常事,人们司空见惯,也见怪不怪了。可是,日前央视报道的一件事,还是让我大长见识。因为它的确太典型了,如拿来给百姓被涮作注脚,真是再合适不过。谓予不信,请看事实。
四川省峨眉山市共有客运出租车五、六百辆,其中有合法营运执照的仅114辆,其余四、五百辆都是非法运营的黑车。这种邪不压正的反常现象,严重破坏了市埸秩序,也损害了守法者的利益。于是,市车管部门出一奇招:张贴告示,有奖举报。具体办法是,凡发现黑车者,举报人必须亲自乘坐并带至市车管所验名正身,亦即人赃俱获,在处罚黑车司机的同时,举报人方可领取奖金。
不知是见钱眼开,还是见义勇为,此办法实行后,还真有响应者。其中一个小伙子竟如此这般连续举报三次,终于惹怒了黑车司机,他们于是伺机报复,残忍地将举报人杀害了。事后,公安部门依法严惩了那几个报复杀人者,可小伙子母亲向市车管部门提出的经济赔偿要求,却被他们以举报人是有奖举报的获利人为由拒绝了。尽管最后法院判决车管部门赔付两万元,但他们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做法正当没有错。
看了这个故事,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老百姓又被涮了,而且涮得非常惨。在这个事件中,那几个行凶杀人者固然可恨,依法严惩也是罪有应得,可是,市车管部门的所作所为更可耻,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才是此案的罪魁祸首。之所以敢于这样说,是因为有以下三个疑问:
第一,全市有那么多黑出租车,车管部门知不知道,看没看见?实事求是地说,任何一个城市的出租车管理都不敢说天衣无缝,有个别或少量的黑车也不足不奇,有时难以发现也可以理解。可是,如果一个城市的黑车数量远远超过有正规执照的车,人们出行乘坐黑车的机会比乘坐合法车的机会还多,你还能说不知道、看不见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要说看不见,而非要等众来举报,那只有鬼才相信。
第二,既然知道了、看见了黑车,为什么不去查处?车管部门是出租车的主管部门,理所当然要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非法运营出租车不去主动查处,却偏要绕个弯子让群众去举报,这本身就是转移和推卸责任。当然,发动群众去举报也不是不可以,但就像公安部门捉拿逃犯有时也搞悬赏通辑,那是在没有破案线索时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全市有那么多的运营黑车,总不能说没有相关线索吧?知道情况而不查处,不是行政不作为,就是有意包庇,不是失职,就是腐败,结论只能如此。
第三,让举报人当着违法者的面进行举报,是鼓励他们,还是坑害他们?谁都知道,举报是有危险的,所以一般都是背地进行,以免遭打击报复。可是,车管部门却让举报人带着黑车来举报,证据倒是确凿了,可是举报人却暴露了,人身安全也没有了。也许你们深知这种危险,所以才不敢查处黑车。那么,既然你们不敢做的事,为什么却要让群众做?虽然群众举报会得到一定的奖励,但这与付出生命的代价相比,不是收益太小而风险太大了吗?这种做法,说轻了是对群众安危不负责任,说重了就是拿百姓生命在开涮。
总之,一个本应由政府部门履行的责任,一个本应由政府官员承担的风险,却以金钱作诱饵,让老百姓上了钩——事情就是这样。
(兰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