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28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收藏 春天里漫步 无奈 遭遇 美 雪 时代先锋 夜凉如水 艺术品市场泡沫渐大 收藏古瓷三不要 更正 古币辨伪五招 假银碗现形记 三、钧瓷,何以叫钧瓷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收藏
04

三、钧瓷,何以叫钧瓷

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和宋室南迁,烧通体紫红色的窑场也不复存在。金元时期钧瓷产品以天青、天蓝色为主。元朝钧瓷器的生产量很大但制作粗糙。明钧生产量小,有的已经停烧。一说是为避明神宗朱诩钧的名讳而禁止钧瓷生产的。钧瓷在唐时有花瓷之称。宋、金、元时期称什么瓷不得而知,最早提到“钧”瓷的是明宣德三年(1428年)由吕震等人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该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该书中第一次提到“钧”字,从此,始有钧窑之名。由此可知“钧窑”是由明人命名的。明以后都沿用此名。明人为何称之为钧呢?自明以来,说法有二。一说因产于钧州而得名。如明代屠隆《考槃余事》,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称钧窑为“钧州窑”。二说因钧台而得名。如郭宝昌《瓷器概论》中说:“钧窑建于宋初,在河南禹县,其地有钧台,因名钧瓷,至今尚存。”

20世纪70年代中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挖掘禹州城内宋钧官窑遗址时发现,该遗址就在现今的古钧台附近,陶瓷界才统一认识,认定钧瓷因钧台而得名。因为禹州古为夏禹国,禹受封于此为夏伯,境内有钧台,禹之子启大享诸侯于此,表示正式继位。从此钧台就成为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实物佐证和国家产生的标志。

北宋时,在禹州城内北门里钧台附近设立官窑,大规模烧造宫廷用瓷,并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正如清《景德镇陶录》所载:“钧窑宋初所烧,出钧台。”赵青云先生在钧台窑的兴起与昌盛》一文中也明确地说:“若窑以地名,钧窑就当来自钧台,这是和宋钧的产地及其禹县在北宋以前就有闻名于世的古钧台这一历史地名完全一致的。”

(杨牧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