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企改革要守住国资流失大门
·陆颖·
温家宝总理在最近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经济发展的规律也表明,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改革愈显艰难。
2005年被称之为“改革之年”,作为改革中极为艰巨的国企改革,如何推向纵深?
首先,国企改革的方向必须清楚,高层必须思路清晰,并将以更为强力的手段执行下去。国企改革方向是建立权责明确、廉洁高效、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过,国企改革的既有实践与这四个特点相比都还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决非空话和套话,高层必须选好方向把好舵。
其次,如何让国企改革的既有策略取得社会民众的支持,从而形成合力,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着力点。2004年的顾郎之争所引出的国资流失的话题,虽然可能在程度上存在争议,但问题的本质却不能不得到重视。在继续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加强监管,堵塞漏洞,以赢得社会民众的支持,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正在突显,地方上国企改革的劣迹,极易形成巨大的社会负面效应,此点不可不察。
再次,在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如何继续保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以便为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为中国管理层腾出余力进行国企改革形成间接的援手,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