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剃头挑子 一道即将消失的风景
早些年,走街串乡的剃头艺人无论走到哪里,迎接他们的都是笑脸,一天下来收益也不错,艺人们每天扛着自己的家什,扯着嗓子一吼:剃——头,刮胡子哩……!人们就从自己院门出来或剃头,或刮胡子,或跟艺人胡侃几句,此时的“剃头匠”似乎就成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权威发布者,于是,每一个剃头匠就成了见证社会变迁的人;每一个剃头匠、每一声吆喝也就成了流动在陕南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3月24日,笔者在巴山边沿的南郑新集镇采访时与63岁的剃头匠老廖不期而遇,老廖遗憾地告诉笔者:“社会越来越进步了,我们的传统手艺都用不上了,前几年串乡逛集可是吃香哩!如今的人剃头发、刮胡子都到理发店了,再过些时候我也该彻底“下岗”了!”
张红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