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临时“党小组”活动追踪
□本报记者 郁文 通讯员 鲁扬
近期本报发表了题为《走进周至临时“党小组”》和《共产党员朱俊彪的坎坷“反腐”路》的专题报道后,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人们不禁要问,周至临时“党小组”成立以来,都开展了哪些活动,为此记者再次进行了采访调查——
依旧活动在田间地头
阳春三月,麦苗一片鲜绿,桃花次第绽开。但在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原“神龙大道”清除的路基上,却还是光秃秃一片,放眼看去足有近六、七十米宽,一眼望不到头,在东西两旁嫩绿的苗圃和鲜艳的桃花映衬下,显得异常刺眼。这片耕地是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18组、20组村民的责任田。
水源充足土质松软的裕盛村农民的责任田,群众称其为种植苗木花卉的福地,而今却是杂草丛生,田地里布满大大小小的深坑。
不远望去,周至临时“党小组”负责人朱俊彪正在地中间同几个农民指指点点,盘算着什么。我们走近时,朱俊彪赶忙向记者介绍他面前两位农民是裕盛村18组的两个无地户,名叫罗成云、李福全。
据记者了解,2003年5月,周至县违法圈地修“神龙大道”导致裕盛村农民近200亩苗圃花卉园被强行清除,该村27户民房和一所小学被强制拆除,群众蒙受着近千万元的损失。村民王庭魁家价值15万元的十二间房屋被强拆,政府仅补给4万元,无奈,王庭魁只好盖了三间平房全家人栖身。村民刘永文家四间大房被强拆后无钱建房,至今栖身在不到5平方米未被拆除的灶房里,春节前他给远在四川打工的儿子打电话,让春节不要回来,没处住。该村18组、20组村民罗成云等九户近20亩精品高档花卉园被强行清除后,政府督促被拆了房的村民抓紧在各自责任田里建房,并指定在已清除的“神龙大道”路基上取土,因此被挖成了数十个大坑,耕地遭破坏,至今农民无法耕种,罗成云、李福全、胡三元3户成了无地户。63岁的罗成云老汉投资了7000元种植的2.6亩苗木,政府每亩仅补给500元移栽费,五月份的气候苗木卖给谁?向哪里移栽?但政府规定的时限一到不移栽就会被铲车铲毁,罗成云老汉抱头痛哭,长了三、四年的苗圃,每亩最少可卖到1.5万元,可眼下只能当柴烧,7000元的本钱非但拿不回来,白白要损失3万多元。罗老汉家承包的地被毁,无地可种,至今靠给人打短工、做杂工度日。
说话间记者看到朱俊彪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罗成云、李福全、胡三元、刘宗材等十几户农民的受损情况。
朱俊彪告诉记者,经他同几位农民丈量计算这里近20亩耕地,要把地里的大坑买土填起需土方8605方土,最低也需10万多元。群众拿不起,村上没有钱,虽然“两部”调查组已查实属非法占地,并责令复耕,县政府同意复耕的文件已下发快一年了,因耕地被毁坏,农民无法耕种……”。以上情况,便是名为“周至县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四中全会精神监督党小组”成员走进田间地头体察民情的一个缩影。
(下转二版)
临时“党小组”成员聚集一堂,整理汇总收集到的群众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