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19日
头版
01

“于不疑处质疑 于无事时找事”

——记澄合矿务局王村煤矿电器维修工张玉和

张玉和是澄合矿务局王村矿的电器维修工,主管主副井提升机电器维修工作,他刻苦钻研技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立志革新,20年来共完成100多项小革新小发明,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被职工亲切地誉为电器维修的“土专家”、“土博士”。

张玉和1984年从技校毕业参加工作,1989年调入王村矿,他在维修工这个普通的岗位上,自学成才,埋头工作,抒写了人生的辉煌。他最大的特征就是在技术革新上不放过任何机会,没事时总爱琢磨机器。2002年,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定时抄电表,记录提升量和提升时间,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制成图表,精确地测算出提升过程中的电耗数据,为运行队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提供了科学依据。2004年,他认真分析主井提升机的性能、效率、耗电和安全等情况,提出将现在的F-D系统升级改造为V-M系统,他还通过网络选择出最佳的设计、生产、调试方案,因其性能先进、优势明显,他的建议已获矿务局批准,被列入今年的技改计划,即将实施。他就是这样,参加工作20年来,时时刻刻把精力和心血放在钻研业务上,“于不疑处质疑,于无事时找事”,将电器维修业务掌握得熟能生巧,成为解决“疑难杂症”的行家里手,赢得了职工的一致赞扬。

记者采访张玉和时,他刚处理完一个小事故,工作服脱了,手上还有油污。他一看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朴实敦厚,话语不多,但是一谈起工作来,他的话便多了起来。记者问他为什么喜欢钻研技术?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0年,入矿不久的他和大家研究解决提升机故障频发的问题。提升机是矿井的咽喉,一旦出现事故,矿井将陷入瘫痪。然而自1988年投产以来,主、副井提升机的给定积分器故障频发,需要经常停运检修。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矿上费尽了人力和精力,但始终没有解决,没想到他提出的“给运放集成块电路后再加一个射极输出器,以增加其负载能力”的建议,竟奇迹般地解决了这个困扰矿井几年的老大难问题。从那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钻研技术的“王国”里,不知疲倦。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他的小发明小革新不断,20年来已拥有主、副井减速点后备保护装置增设,调速控制回路改进,励磁回路改装,东风井风机断电报警器设置等一百多个技术改造成果。

张玉和出名了,他成了矿上的顶梁柱,成了省劳模和技术状元,矿上打算送他去“煤机院”进修,他听说是“企业管理”而非“电器专业”,便断然放弃。在煤炭行业不景气时,南方几家私营企业高薪聘请他去,他没有去,直到去年,云南一家大型煤电集团还在打电话动员他南下,并承诺年薪不低于12万。然而,看到企业离不开他,他依然不为所动,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培养,我的技术都是在王村矿、在澄合局领导和职工的关心下练就的,我不能在企业需要我的时候离开。”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