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13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大师之花缘何同一时期凋零 看这些泛滥流行语 人生准则 地老天荒 击水 名人自传中的谐趣 与书同行 孙兴盛先生 别有人间行路难 康有为的捧病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别有人间行路难

——金敬迈的坷坎人生

秦时月

一部28天写成的作品,印数竟达三千万册,创下了建国后小说出版的最高纪录。若问这是哪部小说,没准大学中文系教授都回答不上,但若询问今日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却鲜有人没读过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的。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这部小说,在文革前夜一经问世当即风行大江南北,使年仅35岁的普通军队创作员金敬迈名扬遐迩,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和九年有余的严刑拷打、与亲人音讯隔绝的单独监禁岁月。

迈入新世纪后,沉寂二十余载的金敬迈,以他的秦城牢狱生涯的纪实之作——《好大的月亮好大的天》,使我们对那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小说作者的遭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曾是话剧演员的金敬迈,1962年底才开始在广州军区从事专业写作。一直想在舞台上塑造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战士形象,却苦于不能为主人公推出一个“高潮”,找不到一个“最强音”。1963年偶然听说兄弟部队出了个“大事故”:一个平时很调皮的战士被火车轧死了,祸及连队评不上“四好”,出于好奇和散散心的打算,他来到南岳衡山欧阳海生前所在部队。欧阳海生前曾越级写信反映其指导员问题,敢为是非而抗上的精神触动了他的灵感,为他原先的构思找到了“高潮”,找到了“最强音”。于是28天里,金敬迈一气呵成了这部长篇的初稿。

解放军文艺社一位副主编,听罢作者朗读竟泪水涟涟,连说当了几十年编辑从未见过这么成熟的初稿,要写上付印。可总政文化部一领导则认为书中不能写欧阳海反指导员,因为指导员是“党的化身”,因此要他改掉自认为得意之笔的这一矛盾冲突。迫于压力,金敬迈只得再“深入生活”,最后极不情愿的将主人公与指导员一场严肃的思想冲突和品德差异,改成仅仅是一场“误会”,整个小说的悲剧结尾也自然变了味。

1965年7月,《欧阳海之歌》在上海《收获》上发表,解放军文艺社10月出书。书一面世,各地书店出现排队买书的长龙。毛泽东称他是“大作家”;刘少奇说这样的书初版印15万册太少,印1500万册也不多;陈毅夸赞它是“带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我们文学史上的一块新的里程碑”;陶铸则要求发文号召凡有阅读能力的干部、党员群众都要好好读读这本书。一时间该书一版再版,各报刊纷纷连载,以至于部门领导心中犯忌,认为不谈用郭沫若题签的书名,因为郭当时仅为两本书题写书名,其中另一本为《毛主席诗词》。

遇到江青垂青,是金敬迈“运交华盖”的开始,她先是下达命令,指派金敬迈去写“为保护红卫兵而牺牲的烈士”蔡永祥,但经过一个多月采访,由于无法写出“两个都牺牲在火车轮下不同的事故”令金敬迈作难不已;之后江青又对小说人物当面指手划脚,硬说金敬迈把主人公幼年写成“职业乞丐”,其兄被拉壮丁成了歌颂流氓无产者;小说结尾是苏修《雁南飞》的翻版。最犯忌的是小说中穿插有刘少奇两段话。因《修养》变黑,已印好的50万册只能封存了。

因小说走红,在短短四个月零三天中,金敬迈先是一步登天,以“解放军负责人”身份登上天安门,成了“中央文革”文艺组的负责人,迅即又因不愿按江青旨意修改小说,不甘随波逐流,加之由于封存包管三十年代旧电影资料,被加之“收集中央领导同志黑材料,阴谋反对毛主席”诸罪名,被逮捕、批斗,投入秦城监狱单独关押2684天,后又送河南一农场“改造”485天。

金敬迈与江青位置调了个之后,他依然境遇不佳。平反迟迟难来,小说再版也横生波澜。昔日在秦城七年大狱中认真读书思考的他说:“写《欧阳海之歌》的时候,我正睡着。现在,我醒了”。难能可贵的是醒过来后他直面现实,不回避自己当年的幼稚,更不象同期诸多“受害者”将自己打扮成先知先觉的反四人帮英雄。他在书中深刻揭露文革的反人性,又真实袒露自己的心灵里人性的全部光辉和弱点。于是被迫提前退休的这位老作家,不但在生活中屡屡有诸如见诸传媒的拒绝与扮演领袖的某特型演员握手的特立独行,而且反复告诫人们:一场浩劫能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发生,而且持续了整整十年之久,这绝不是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的问题,恐怕要从我们的整个历史、文化、道德传统,从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人们的觉悟程度、意识中的习惯势力上去找原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