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华山企业公司
在困难和希望中前行
本报讯 这几天,华山企业公司(华阴农场)2003年水灾后享受低保的部分职工心里有点犯难,低保金按政策调到了60元,灾后恢复生产需要投资,日常生活要开销,子女要上学,企业尚未恢复元气,脱离低保后,生产、生活又该怎么办?部分职工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据了解,2003年水灾后,当年秋季农场无法种粮。去年职工依靠政府发的低保金买粮吃,水灾后低保金一度曾达到180元/月,但从去年6月份开始,下调到60元/月,而去年偏遇粮食涨价。恢复生产需要资金,农资涨价已让职工喘不上气,再加上子女上学,看病等等,灾后一贫如洗的职工实在困难。
水灾让700多户职工失去了家园。安居才能乐业,去年省政府曾发文下拨100万元帮助受灾职工建房,平均到每户只有千余元,而修复房子少则万余元。农业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差,职工要富裕不容易。为稳定人心,恢复生产,农场采取了厂内发放扶贫基金(借、贷)、垫付生产资料、争取项目、减免承包费等办法。该场曹经理说,农场争取了6个项目,总额800多万元,初步恢复了渠道、井、动力水电等基本生产条件。免去了职工3年的地皮费(承包费每年30多万)这一项就达到100多万。去年给职工贷款(部分是借款)、借化肥、加上欠缴的两金总额近700万元。2004年至今的收入是恢复性的,不过企业有信心打好翻身仗。他一再表示,作为企业的领导,他对上级和有关部门支持农场灾后重建表示感谢,企业领导班子会和工会一道做好职工的工作、生活安排。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