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3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喟然感叹杨小凯 关于杂文的几点断想 汉江流韵 陕西才子孙髯翁 抗战时期的民众教育馆 抗战中的国立中学 古人反涂鸦拾趣 讽慈禧太后联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古人反涂鸦拾趣

韩志宽

唐卢仝《示添丁》诗,有“忽来案上翻黑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句,谓下笔者不经意。后人遂以“涂鸦”形容书法拙劣的胡题乱写。

古人,尤其是古代诗人,喜欢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墙壁上。如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宋朝苏东坡的《题西林壁》、陆游的《钗头凤》等。他们都是当时著名诗人,文章与题字俱佳,手迹实属难得,何处墙壁有幸被涂抹,便成了无价墨宝。

但一些才疏学浅之辈,附庸风雅,在名胜古迹七扭八歪地乱写一气,就是涂鸦,类似于今天的街头野广告,为人所不齿。

安徽当涂(即今马鞍山)长江岸边采石矶,李白曾两次游览。传说他系酒醉跳江捉月而于此。沿李白衣冠冢上行,过石桥登太白楼。斯楼建于唐朝元和年间,高三层,最上层祀奉李白卧像。游人到此思念谪仙,常发好古之幽,乱写者众,不成体统。有人作诗讥之曰:“采石矶边一抔土,李白大名冠千古。无羞群儿乱涂鸦,鲁班门前弄大斧。”此君义愤填膺,挥斥方遒,诗文大气凛然,最后一句即成语“班门弄斧”典故的出处。

湖南洞庭湖畔岳阳楼,乃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滕王阁齐名。清朝末年,该楼四壁常因游客胡题乱写而不得不每年涂泥粉刷一次。时汨罗诗人吴云台见此情景,愤然于楼内书打油诗一首云:“岳阳楼上一楼诗,尽是胡写与乱题。我也上前题几句,他年泥壁一齐泥。”据说此诗一出,识趣者望而却步,从此不作“一齐泥”的文字,为名胜古迹办了一件好事。

今天,那些仍喜欢在旅游胜地挥笔乱涂“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到此一游”的无聊们,他们的“大作”有一点艺术含量么?这种类似街头野广告的恶作剧,连西方的“嘻哈文化”也不如,纯粹是亵渎、破坏名胜古迹。当他们偷偷摸摸乱写乱画“游踪劣痕”的时候,想想古人,不为自己的卑劣行径赧颜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