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慈禧太后联
望坡
清咸丰帝死后,慈禧以阴谋手段发动宫廷政变,夺取清政府军政实权,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统治中国长达四十七年。慈禧阴狠诡谲,善用权术,对内镇压,对外谄媚,丧权辱国,性又好奢华。她敢把海军军费挪用而建造颐和园,便是明证。她六十大寿时,中日甲午海战已发生,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北京一城门写下一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刺其祸国又粉饰太平。慈禧只想到她老而不死,而丝毫不心疼割让国土,不心疼国难当头。以其执政柄的后半期看,真正使中国愈来愈深地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有人刺慈禧联云:
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上联追述史实,指斥慈禧腐朽无能,丧权辱国;下联揭露慈禧尊号的虚伪,其权欲、淫欲、贪欲等集于一身,真是字字欺天。那日渐加长的尊号,据《清史稿》记载,就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十六字。到慈禧七十大寿时,中国更是国已不国,而慈禧的“万寿”竟使得举国不得安宁,有一副讽刺联,写得极为精彩,刊登在上海的《苏报》上。有人说它是章炳麟(太炎)所撰,有人说它出自清末民初名记者林白水的手笔。联云: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兆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古长安即今西安,1900年八国联军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西安避难。慈禧五十岁(1884)时,中法之战,清政府虽胜,却与法国签和约,割安南(古称交趾)给法国;慈禧六十岁(1894)时,清廷甲午战败,割台湾给日本;慈禧七十岁(1904)时,日俄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俄败,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联中故将慈禧的万寿“有庆”说成庆有,将万寿“无疆”说成“疆无”。庆有,霸气十足;疆无,腐朽尽露。慈禧的本质,在其1900年逃往西安时就大暴露,她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于慈禧的罪恶行径,于右任先生就作《杨妃墓》,以评论杨贵妃而剌慈禧。诗云:“误国谁哀窈窕身,唐惩祸首岂无因。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最后一句,借古喻今,将矛头直指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