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15日
头版
01

注重管理的收益

——陕棉十二厂抓管理纪实

“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效,创新决定发展,实效决定收益”,陕西第十二棉纺织厂围绕这一管理理念,逐渐形成“重过程,抓细节,比创新,促实效”的工作主线

重过程

陕棉十二厂是一个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企业,在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期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制约,加之受国内国外市场因素影响,同陕西其他纺织企业一样,十二厂也时不时陷入发展困境。近年来,通过深入剖析,十二厂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上来。

过去,十二厂内一直存在“听汇报多、深入现场少;一般要求多、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少;工作安排不知多、检查落实少”的管理风气,新理念的树立首先体现在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的转变。如今,生产科室领导除了每天坚持深入车间检查,一周进行一次小综合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大综合检查,还坚持双休日、中夜班轮流值班制度,通过亲密接触,现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正是这种工作作风,今年一季度,十二厂设备科在做好日常设备管理工作的同时,牵头组织完成90台56寸布机加宽、3台落纬机改造、3台穿筘机加宽、验布机加宽、部分喷气电子送经改造等工程项目,做到了日常设备管理和设备改造两不误。

抓细节

去年以来,十二厂全面引入“精细管理”的理念,积极推广应用精细管理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一举扭转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工作不到位,忽视细节、管理粗放的问题。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做到有消耗必有计量,有计量必有考核,努力降低各类消耗。他们按月编制了成本预算,把所有成本因素分门别类,划分系列。下达成本控制指标,落实对口管理,对每月成本项目的异常波动,进行专题调查分析,从而使成本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各车间则围绕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纷纷开展了群众性质量教育和质量攻关活动,举办质量演讲活动和QC成果发表会,举办产品质量实物展览。同时,针对质量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开展专项质量攻关。例如,并粗车间为了全面提高职工质量意识,编写了质量手册,人手一册。为了降低竹节,栽台车上加装了假捻器等措施,纱疵率达到0.6%,创几年来的最好水平。

比创新

十二厂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也包括每个员工的工作改进。就技术创新而言,内容则尤显丰富。去年,在品种翻改频繁、原棉含杂较多的情况下,十二厂首先改善配棉方案,加强“三丝”挑拣、把关及剔除,以品种开发为龙头,不间断实施小规模的技术改造,自筹资金36万元,将95台56寸有梭布机加宽改造。与此同期,组织开展了分线细作造精品、工艺设备整顿、减少布面分散性疵点等13项质量攻关和劳动竞赛活动,纱疵、织疵和管理性疵点大幅减少,避免了突发性纱疵和大面积质量波动。T/JC4545系列细布通过了省级名牌产品复审。

今年,十二厂各车间则普遍加强了操作练兵活动,不断巩固和提高操作水平。一织布车间针对不同品种开展技术练兵,一季度练兵48次,涌现出许多操作新秀。适应了品种翻新对操作的要求。

促实效

十二厂厂长邓宽录一语中的,一切管理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实效,没有收益的管理只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重、抓、比、促”不仅使十二厂走出了困境,而且继去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5亿元、出口交货总值达到6355.80万元基础上,今年前四个月,又累计盈利68.29万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亏增利,出现了近年来罕有的良好运营态势。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