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1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我们需要伏尔泰 聂耳逝世七十周年祭 老臣何罪 多景楼诗册 阅读的快感 读书与生活 蓝犁·兰草·美人魂 三两条街汪政权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聂耳逝世七十周年祭

若白

今年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去世七十周年,也是他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七十周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一九三五年五月廿四日,当这雄壮而激动人心的旋律在上海金城大剧院唱响之后,它立即点燃了积压在亿万中华儿女胸中的怒火,震撼了华夏大地,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万众一心,抗击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便成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从此,聂耳这个年轻的名字,也永远铭刻在了中华儿女的心头!

聂耳,诞生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玉溪镇,清苦贫穷的乡医家境,锤炼了少年聂耳坚强不屈的性格,勤奋好学的人生志趣。中学时代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未及弱冠之年孤身闯荡上海,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年仅二十一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热爱音乐,积极从事党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短短几年之间,先后制作了三十多首革命歌曲。成长为一位卓越的音乐家。一九三四年初,在党组织的带动下,电通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著名剧作家田汉,根据“九·一八”事变后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从徘徊、苦闷到觉醒,勇敢地奔赴抗日前线,在民族解放斗争中锻炼成长的事实,创作了故事影片《风云儿女》。可是,当田汉刚刚写出电影故事文本,就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这时由夏衍接手,将这部故事文本改编成电影剧本,交给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田汉的主题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

聂耳看到这首歌词,心情十分激动,他立即意识到,这是祖国的召唤,这是民族的呼声,这是战士的怒吼,主动请求为歌词谱曲。根据音乐再创作的需要,他对歌词进行了精心修改,仅用了两个晚上,就完成了曲谱的初稿。但是,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追捕,他来不及清稿,逃往日本,随即迅速修改定稿将曲谱寄回电通影片公司。一九三五年春天,影片《风云儿女》拍成公演,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震撼。然而,不幸的是,同年七月十七日,我们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却在日本神奈川县的藤泽市海滨溺水而亡,年仅23岁。天地为之哀悼,九州为之恸哭!

聂耳虽不幸去世,《义勇军进行曲》却与世长存,聂耳在这不朽的旋律永生!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是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斗争的历史积淀,是蕴藏已久的民族义愤的火山喷发,是迫于民族生死危亡的呐喊!回顾历史,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倭寇侵扰从未间断;甲午战争,日俄在中国领土上的战争,无不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尤其是廿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华儿女付出了三千多万人的生命,纵观数百年的中日战史,“亡我之心不死者”,正是日本帝国主义!

今年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历史过去了整整一个甲子,当年出生的婴儿,也该到退休的时候。然而,当年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日本,至今却毫无认罪忏悔之意,篡改历史,抵赖罪行,一以贯之,这难道不令人深思警惕么?

七十年风雨沧桑,中华民终于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站起来了。《义勇军进行曲》已被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居安思危”这古老的格言,如警钟长鸣!聂耳的英名也必将与华夏大地长存。

聂耳不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