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28日
头版
01

“高考状元”的价值

·滕朝阳·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的陆续揭晓,一批“高考状元”又将“新鲜出炉”、“闪亮登场”。虽然有关部门几年前便有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但从事实看来,往往是禁而不止。事实上,若干省份的“高考状元”已经亮相媒体了。

世间的某事某物之所以流行不衰,自有其道理,不是一纸禁令便能遏制的。人们在高考前后关注“高考状元”,热衷于谈论“高考状元”,乃是因为社会对“高考状元”有现实的、大量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来源于别处,而来源于“高考状元”自身的价值。一名中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高考状元”,用纯属偶然是解释不通的。若“侥幸”获得第一,也自有“侥幸”的基础。无法想象的是,一名平时成绩处于中游的学生,能够“侥幸”成为“高考状元”。因此,一名学生在高考中能够拔得头筹,应当有值得挖掘的东西,比如如何勤学好问,如何科学安排学习,如何善于总结学习方法;而这些东西,对于将要步入高考大战的学子来说,无疑是值得借鉴的财富。而我们还有多少学生要迎战高考,还有多少父母要为自己的孩子在高考中取得胜利而呕心沥血?若说关于“高考状元”的炒作之所以屡禁不止,这便是其社会基础。

“高考状元”因其自身固有的价值而赢得社会的强烈关注,但这种价值只是一种阶段性价值。从长远来看,高考制度合理、教育资源分配公正、教育均衡发展之日,便是“高考状元”价值式微之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