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煤矿企业人才断档
平均100家引进专业人才3名
据新华社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2900多个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每年平均100家企业才能引进3个专业人才。记者调查发现,前几年煤炭行情不好、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差,大中专院校招生、就业政策改革,煤炭院校压缩甚至取消煤炭类专业,煤矿人才只有消费没有培养,只有流失没有新进,近两年煤炭市场行情趋旺,煤矿开工增加,人力需求增多,以致出现了人才“断档危机”。
江西煤炭集团公司干部傅仲达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煤矿经济效益较差,各地煤矿还以各种理由推掉国家分配来的毕业生,江西很多煤矿五六年没进一个大中专毕业生。为此,煤炭院校不得不大力发展“非煤专业”。全国15所原煤炭院校有14所“摘煤帽”“脱矿衣”,改成工学院、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等等,压缩、合并、撤销地矿类专业,其煤炭类专业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德信说,1998年,15所原煤炭院校招生数为1.5万人,其中地矿类专业近2500人;到2002年,这15所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了近3倍,达4.2万人,但地矿类专业人数却减少了一半多,仅1026人。这一增一减,地矿类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由40%迅速下降到5%,4年间全国少培养地矿类专业人员近2万人。
即使如此,每年培养出来的煤矿专业人才也大多转向其它行业就业。在1997年以前,煤炭高校毕业生的70%、地矿类专业毕业生的90%都分配到了煤炭行业。1999年到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9所原煤炭高校共有毕业生近3.8万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仅3500多人,占比仅9%。
同时,原来在煤矿企业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也比较严重。江西省煤炭学会2001年底的一项调查表明,“八五”期间江西全省煤矿企业共有地质、机电和采矿三类技术人才1693人,到2001年底减至1221人,5年流失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