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29日
劳动·就业
03

“春风行动”收效为何不很理想

西安市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实施几个月来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公共职介所和农民工集中地,结果令人忧虑。

今年3月份,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有关要求,在全市开展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向社会开放了14家公共职介机构,为农民工免费服务。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不少职介机构仍然门可罗雀,每日前来登记找工作的农民工少的可怜。这与西安市东门外、朝阳门外、文艺路、张家堡每天有数百名农民工坐在路边等待就业机会形成鲜明对比。为何免费的公共职介所得不到农民工的信赖?

西安市未央区总工会职业介绍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职介所登记的用人单位,一般需要长期工,也比较正式,他们大多要求与求职者签订用工合同。然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西安市劳动市场的农民工大多是西安市附近的农民,他们只是在农闲时出门,农忙时回家务农,都是打短工。来自陕西蓝田的荣师傅告诉记者,他愿意做短工,因为这样比较自由,“农忙时可以回家”。

“大家都在这找活,习惯了!再说他们(用人单位)也不去职介所!”在张家堡劳动市场外,等待用人单位光顾的,来自洛南县的方某说。在采访中,记者得知,有方某这种想法的农民工占调查人数的80%以上。

据悉,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西安市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100多个职业介绍所。但西安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石先生认为,建那么多的职业介绍所,并不能改变农民工的就业环境,要彻底改变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关键是想办法解决供求冲突。

■本报实习生 薛生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