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30日
头版
01

寻求科技与市场对接

——省纺织科学研究所靠创新抢占市场

近年来的改制改革的成功实践,已印证了企业发展要靠开拓市场这个道理。然而,加入WTO后,我国纺织行业面对范围更大,程度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怎样克服织造、印染、测试设备老化“硬件不足”的困难,就不仅仅是市场的问题了

2003年4月,我国爆发“非典”疫情后,医用防护服出现大量紧缺,能否在短期内开发成功医用防护服,既是对省纺织科学研究所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考验,又是对该所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检验。医用防护服的开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许多纺织服装企业顾及开发风险,犹豫徘徊之际,研究所党政班子果断决策,组织科研攻关小组,昼夜运作制定研制方案,投入资金和人力,全力以赴研制医用防护隔离服。同时,织布、印染两大工厂也开足马力生产医用脱脂纱布。经过科技人员艰辛攻关,终于在短期内研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防护服,经有关机构对防护服的各项性能指标测试,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在“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专家评审会上,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为首的专家组的好评。

这是改制后的省纺织科学研究所,利用科技创新抢占市场的一次成功出击。

一直以来,技术创新是省纺研究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转制后科技型企业就是要用新的视野拓宽发展思路,用新的精神状态攻克发展中的障碍,用新的改革举措实现发展目标。为此,该所领导班子根据自己的规模实力、人才资源、技术能力等客观实际,紧紧抓住行业技术发展的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纺研所的经济素质,扩张经济含量。在前几年取得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了现有科技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发挥了品牌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他们对机电类科技产品采取渐进策略,保持其优势,创造更多的利润来源;对纺织类科技产品采取培育发展策略,使其成长为新的技术性收入利润增长点,扩大了汽水混合式加湿器、金属纤维屏蔽布、织机监控系统等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通过几年的运营,随着科技成果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该所的技术性收入较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省纺研究所织布工厂现有设备严重老化,成为提升纺织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的瓶颈,已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持续有效地进行企业自身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是激发竞争活力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先导的示范作用,就必须加大硬件的投入,更新现有的织造设备,以适应产业用布和功能型纺织品的开发需求。研究所借鉴成功企业的做法,下决心利用有限的财力,对织布工厂的设备进行了局部更新。2003年该所积极筹措资金,投资了100多万元,购置了数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万事达”剑杆织机和专用于工业用布生产的特宽织机,组织科技人员成立了产品开发试验中心,目前新机已进入了试生产阶段,为下一步纺织类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实习生 计楠楠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