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犟人马娟莉
走进西北二棉细纱车间,沿长长的大弄档一路问过去,很快就找到了正在忙碌着的马娟莉。马娟莉个头不高,却长得精精神神,一看就知道是个麻利人,可熟悉她的工友们告诉我,马娟莉还是个犟人呢。
马娟莉的犟,最初表现在她刚进入西北二棉,新工们一起学技术时。那是在1990年春天,一群花季少女成了纺织女工,感觉特新鲜。如鱼跃水欢,似喜鹊闹春。下班了,还要结伴去逛商店游公园看电影。而在这群人里,却很少有马娟莉的身影。性格内向的马娟莉不爱吭气,心里却有个“小九九”:一定要当技术尖子,在一起进厂的青工中力拔头筹。于是,马娟莉一进车间,便手舞银色纱线,如一弯美丽的弧,在弄档里练接头,换粗纱。伴着机器的轰鸣,琢磨着师傅的一招一式。下班了,她又把纱管拿到宿舍去练,右手食指第一关节处常常是纱布浸红。母亲心疼,女友相劝,马娟莉只是微微一笑,倔犟地又拿起纱管练了起来。这一练,可就是十三年呵。十三年汗水相伴,十三年风雨兼程,十三年倔犟拼搏,马娟莉次次比武拿名次,年年生产争上游,人称“犟人”的马娟莉成为公司的技术操作明星,先后获得了省级操作能手、省级操作标兵、全国纺织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马娟莉特犟。她那“犟”劲上来,可真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在细纱车间,技术好坏可是有着天地之差。操作技术不过关,“看车”很费劲,指标就难完成了。马娟莉的操作技术是车间最棒的。弄档机台干干净净,人也清清爽爽。马娟莉所在机台纺的是JC/T40×40特宽幅用纱,是公司名牌产品,质量要求高,指标系数也多。那年夏天正值高温时,天气炎热,车间生活难做,恰好又来了些新工,教练员就让马娟莉多带几个新工,同时给她减了半台车。可马娟莉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减这半台车。为这,还和教练员红了脸呢。马娟莉边带新工边看车,她教新工做示范细致耐心,跑巡回搞清洁一丝不苟,查粗纱看细纱样样认真,对机台牵伸部的皮卷、皮辊等部位也勤做检查,以轻、细、勤、严的态度精心工作。结果月底一算账,马娟莉的各项指标还是第一名。教练员见了娟莉,在她鼻上刮了一下笑着说:嗨,真没见过你这个“犟人”!
要说马娟莉这“犟”,还真是犟出成绩来了呢。2003年金秋,全国棉纺织行业细纱操作工职业技能比赛在西北二棉集团公司举行,为了能参加这次高级别的全国赛事,马娟莉凭着她高超的技术优势和倔犟的拼搏精神,一路过关斩将,力挫群雄,终于赢得了这张弥足珍贵的入场券。以接头速度29.60分的成绩,成为33名选手中接头最快的选手。
■刘英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