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08日
北国周末-焦点话题
02

这样的班子最好别团结

·王如明·

曾经有种说法:班子应当团结,不团结的班子不是好班子。而老百姓的看法大相径庭:有些班子最好别团结。

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兰州市市长举报市委书记,揭开兰州市委、市政府腐败大案就是一例。因原市长张玉舜的举报,包括市委书记王军、副市长杨在溪在内的一批兰州贪官纷纷落马,当地百姓拍手称快。试想,倘若这个班子十分“团结”,这帮腐败分子不知还要祸害兰州多久。

然而,这起大案曝光后,兰州的官员们普遍有这样一种看法:“市长与书记不和,内耗严重,影响了兰州的正常工作开展,班子内部太不团结。”新上任的兰州市委书记在履新讲话中也讲了这个问题。这句话前一半没错,内耗严重,矛盾尖锐,自然影响工作。可是前一任班子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以为并不是不团结,而是腐败。不团结是表象,腐败是实质。因腐败而倾轧,因利益而斗争,光想着如何保位子,捞票子,这样的人怎能把工作搞好?兰州的官方和新任书记把前任班子的病灶找在“不团结”上,显然是找错了地方。这样肤浅的认识,让人担忧。

时下层出不穷的“窝案”、“串案”的特点是:要么“一把手”一手遮天,要么腐败分子紧密抱团,沆瀣一气,人们期望在这样的班子中能有正义之士挺身而出,与腐败分子作斗争,可惜这样的例子太少。就连兰州这一窝案的事发,也是案中人张玉舜被排挤掉市长宝座后的报复之举。人们既庆幸于这样的“不团结”而牵出大案、窝案,又为我们的反腐捏了一把汗。什么时候我们的反腐机制真正能发挥作用,使大案、要案的暴露不是因某种偶然性,或寄托于腐败分子的不团结上,这种反腐机制才算是成功的。尽管,老百姓到什么时候也都希望腐败分子千万别团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