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惜以糟蹋土地和污染环境来招商
渭城区土地局向黑煤场“动刀子”
本报讯 日前,咸阳市渭城区一些读者看到本报刊发的“谁来拭去西安北大门的污垢”报道后,投书本报反映:今年7月以来,一些煤炭经销商在没有办理规划、环保和用地手续的情况下,与该区正阳镇一些村干部私自签订土地出租合同,将500多亩耕地租给外来商户建煤场,其中221亩为基本农田。
9月2日,记者在正阳镇采访时发现,有两家煤场的用地已用砖圈了起来,里面盖起了楼房,场内行车道已打好了水泥路面。一家叫红光煤场的已开始进煤营业,另一煤场与正阳中学仅一墙之隔,建成后污染和噪音可想而知。
据当地一些村民介绍,煤场是今年夏收后开始动工的,村上与经销商签有20年的合同。每亩年租金1100到1200元不等。当初向上边反映后,区土地局也下过停工通知,但断断续续仍在建设中。煤场是当地的“招商项目”,所以一些乡镇干部积极性很高。
9月5日上午,渭城区国土资源局土地监察大队张副队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煤场没有办任何手续,属非法占用土地。他们已给三家出租和用地单位下达了处罚通知。其中东阳村一组租地150亩,六组租地221亩,同仁村三组租地163亩,皆为耕地和基本农田。为了不以牺牲耕地资源和污染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该局已于8月18日向其中一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退还非法占用土地;限15日内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的新建的建筑物和其它设施,恢复土地原貌;并处罚502796元。为了保证落实,已从各土地所抽出十几名干部到现场督促,逾期他们将向法院申请强制拆除。
面对土地局的明确态度,部分群众依然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区乡个别干部与此利益攸关,能否真正拆除这些非法占地煤场仍需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