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16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杂文是逼出来的 书法 书论一束 刺袁世凯称帝联 读诗记趣 王成祥《图腾如虹》出版 红楼二叹 从鼓浪屿开始的幸福 虎洲岛奇观 桂林古东——西双版纳的泼水节 古城水乡听桨声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03

虎洲岛奇观

柯喜堂

岛名够唬人的,实际上岛上面积也就一二平方公里的样子。兀那称谓,大约主要还是来自此岛外形酷似一卧虎吧。在大亚湾,类似小岛很多,如一串珍珠散缀在南海上。乘快艇或渔船行游其间,可谓人生一大快事。尤其是深海处的小岛,不仅面积大些,且多保持着开天辟地以来的荒野状态。岛上原来的寂静被人的脚步声踏破,突然暴涨起一片沙沙声,从岛边大片大片降红色礁石凹凹缝缝里,钻出无数大大小小或红或青的螃蟹,迅速消失在滚着雪白潮水的大海里。阳光下岛边的海水也蓝得醉人,清澈得迷人。海水里的小鱼条条清晰可见,似乎游在一片若有若无的虚空里,伸手即可捉得的。儿子忽然怪叫一声,忙不迭地甩着手——原来,他果真伸手抓住了一条鱼,不料那鱼会咬人的,手心里突觉刺痛的儿子,于是惊叫着又丢掉那鱼。

回头咱再来说虎洲岛。这岛距离海边很近,顶多一千米左右吧。上午我们一家人顺着沙滩往前漫步路过此岛时,四面环海的虎洲岛还有渔船驶过。岛上树木郁绿青苍,把小岛装扮得如一块镶在近海的翠玉,实在爱煞人。惜乎海水阻隔,可望而不可登也。这一遗憾在傍晚回来时却被惊喜取代:由于涨潮落潮造成的落差,此时从沙滩到岛上,竟裸露出一条四五米宽的长长的海道。踩着潮湿、松软的这长海道,可以直达岛上的。面对这一奇迹,我想起了摩西之道。据《圣经》记载,摩西率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前往西奈半岛途中,在前有大海阻拦,后有埃及追兵逼近的危急情况下,摩西挥杖把海水分开,辟出一条旱道,以色列人于是顺着此道逃上彼岸,埃及追兵则被复合的海水淹死云云。不过,摩西之道是借助上帝耶和华的神力完成的。眼前的这条海道,却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道上已聚集了不少游人。一些人(想必是当地人)还拿着螺丝刀,弯着腰在浅水裸石中寻找什么。我留心一观察,发现一些石头吸附着新鲜牡蛎。那些人即以螺丝刀撬开坚硬的外壳,取出里边白嫩的肉来。见此情景,我也想找块吸附着牡蛎或其它贝类的石头,带回去留作纪念。不料那石头又腻又滑,一不小心,食指被石头上一死硬的贝壳划伤,一缕鲜红的血淌了出来,被咸海水一蜇,疼得厉害。石上的牡蛎已遭人撬过,只留下紧粘在石上的一页外壳,凹露出一片无奈的莹白,使人叹息人类实在是“暴殄天物”,连这小小美丽的生命也不放过。石上缠裹着一些绿色海草,草里居然还藏着一个小极了的水母。大体呈三角形的石头边缘上,似乎已经石化了的粘着一些早已死亡颜色变黑的贝类,有扇贝、马螺等等。看来流那点血值得,我把这块石头装进我的行囊中。由于封山育林,虎洲岛没有上去。但有幸得遇这一潮落路现的奇观,上不上岛,也就无甚遗憾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