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23日
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03

一座古寺,千年里的佛光塔影

东塔全景

一千三百年前,泉州那个如今叫西街的地方,一棵小小的桑树显得那么脆弱,仿佛一阵大风就可以将它连根拔起。但这棵桑树活下来了,活得比这个城市里的哪一棵树都老,甚至比哪一座建筑物都老。见过它年轻模样的也只有它身边的这个寺庙了。开元寺的神话色彩也依附于桑树之上。据说,唐代泉州富绅黄守恭之所以捐地盖寺,只因这棵桑树蹊跷地开出了莲花,如今开元寺大殿上“桑莲法界”四个大字依然铭刻着这一段神奇的历史传说。离桑树不远就是甘露戒台,其层层叠叠的方形结构正好营造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氛围,这种戒坛在全国已寥若晨星了。戒台前两棵硕大的菩提树开得无比繁茂。

泉州曾是唐宋时期外向型的大港口,这给泉州带来了清朗开放的气息。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泉州的一些不可思议的做法。比如开元寺有“百柱殿”之称的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这“百柱”既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和蟠龙柱等,也有元代印度教寺的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

开元寺里有很多宝贝,有的放在藏经阁里,是不让游客看的。好在寺里最大的宝贝,你可以尽情欣赏。那就是作为泉州标志的东、西塔了。这两座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缕,每个雕像都形神兼备。重达一万多吨的花岗岩被垒砌成檐角高翘凌空欲飞、塔壁人物浮雕栩栩如生的泉州标志。而700多年的风摧雨打,甚至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撼动它的坚固。东塔被称为“中国石塔之王”,似也不像是泉州人自吹的。西塔略低于东塔,当然要屈居第二了。不过,泉州人倒是不厚此薄彼,俚语是这样说的:“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东、西塔果然如高僧之愿,标识着泉州人的精神状态。 (闵志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