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2日
头版
01

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

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一年多的“民工荒”已开始向内地蔓延

据新华社电 拥有似乎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曾是中国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尽管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还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官方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20%的农村已无多少剩余劳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他领导的一项调研中说,全国20%的农村已无多少剩余劳动力,在中部地区的许多村子里,16—25岁的青壮年越来越少,“劳动力短缺是目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主持的一项有关中国劳动力供给状况的研究指出,2004年,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增长率为5年来最低,增长率同比减少74%;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首次出现下降,预计到2011年,劳动力供给量不再增加,2021年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

蔡昉说:“目前中国新增劳动人口与新增需求已基本达到平衡,虽然近期中国还不会出现劳动力绝对短缺,但结构性短缺的端倪已显现,今后每年都会发生供给缺口。”

资本还不足以替代劳动力,如何确立新竞争优势,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全新课题

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持续一年多的“民工荒”已开始向内地蔓延,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地重庆、河南等省份,已出现局部“招工难”。有报告说,今年8月份以来,河南省一些新建企业因缺少劳动力而无法开工。

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表明,从1978年到1998年,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为28%,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贡献率为3%,其余全部是劳动力的贡献。

蔡昉说:“劳动力‘无限供给’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出现,这种优势正在减弱。”

他认为,在资本还不足以替代劳动力的情况下,如何确立新的竞争优势,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中共中央委员会正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讨论2006年至201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据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解决三农问题将被提到突出的位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