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收藏 和女儿论“鬼” 远山 和谐 武侯祠怀古 情系百姓“鼓与呼” 笑一笑 古玩“菜鸟”啃啃ABC 六招教你选水晶 古画揭裱当慎重 汉代熏炉的识别 钧瓷鉴赏与收藏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收藏
04

钧瓷鉴赏与收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钧瓷的特征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百花齐放”、“古为今用”的旗帜下,钧瓷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重新提到了重要日程上。

搭烧启蒙期 是指民间艺人制作钧瓷半成品,放入当时生产日用粗瓷大碗的窑炉里烧制。其模式极不规范,致使所烧产品处于似钧非钧的阶段,偶尔才有几件具备钧瓷的特点。这一时期以“大火蓝”为代表,其工艺粗糙、手工痕迹明显,造型以碗、盆、瓶居多,多有变形、火刺、生烧、粘足、釉泪等缺陷。釉色呈天蓝色、天青色、淡青色、豆青色,偶有红斑,则视为珍品。

炉烧卢钧期 是指以卢氏制钧工艺为特点,引进集体生产的阶段。这一时期,承接搭烧期的钧瓷研究成果,老艺人到京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表扬,卢光东被授予“钧瓷老艺人”的荣誉称号,解放了思想,将世传钧窑制作秘法贡献给了政府。

跃进窑时期 20世纪60年代,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躁动的跃进潮也推动了钧瓷的发展。这一时期,钧瓷艺人依据试验成果和技术,试建了大型“炉窑”,由一次烧一件、几件,上升到几十件、上百件的大型钧窑的实践之中。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钧瓷艺人基本掌握了钧瓷的窑变原理。此时钧瓷仍以青釉系列仿钧为主,杂以红斑,有仿金元风格;部分是红紫相映、五彩渗化的神奇窑变釉色,釉质含润、莹玉透活,质感坚实、硬朗,颇有宋钧风格;造型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以樽、炉、鼎、洗、盆、托等居多。该时期钧瓷较好地承继了宋代钧瓷风格,并有了创新和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钧瓷的启蒙恢复期,可是无论从工艺、釉色、造型、胎质、质感等方面,还是从审美、文化等方面去看,都尚不成熟。

(杨牧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