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巴黎大书店的巴金签名售书
·顾育豹·
文坛巨匠巴金逝世,广大读者痛失一位良师益友!
近年来,名人明星为自己出版的新书奔走于国内各大书店签名售书,已是司空见惯,但至今未见他们之中有谁走出国门,为众多外国读者签名售书。而巴金,则早在27年前的春天,即应邀在巴黎为购有巴金著作的广大法国读者热诚题字签名。1978年5月2日傍晚,以巴金为首的中国作家访法代表团提前结束了同法国文学家公会领导成员的会晤,驱车前往蒙马特尔的皇后街,来到巴黎最大的书店之一弗纳克书店,与法国读者见面。此刻,几十年未曾见过的五月飞雪,让巴黎的街头冷清了许多,唯有暗淡了的凯旋门矗立在低沉的天空下。然而,当巴金一行走进弗纳克书店,走进这座光对外营业部就有八层的书店大楼时,迎面扑来的便是无数法国读者的热情欢呼:“巴金来了!巴金来了!”当时,这确实是一桩令中外读者激动的新闻,因为,整整十年,作家巴金似乎在中国失踪了。
巴金一行乘电梯上去,到了亮着“报告会”牌子的阶梯式会议厅,里面连走道的阶梯上都早已坐满了读者。身穿藏青色中山装的巴金被主持者请上讲坛。他脸含微笑看着异国读者,目光里流露出亲切和慈祥。人们久久地凝望着巴金,凝望着他白发下和善的脸,凝望着他睿智有神的眼神。这位使中国几代作家引以为自豪的文坛前辈,看起来是那么普通、那么朴素,就像是平平常常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丝毫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在巴金赴法国访问前,巴黎在两年间相继翻译出版了他的小说《寒夜》、《憩园》和《家》。一个当代的外国作家在法国几乎同时出版三个译本,是很少见的。法国各大城市各大书店都在显著的地位陈列着巴金三部著作的法译本。当时法国出版商们还争着要出版他的法译本《春》和《秋》。巴金抵达巴黎不久,巴黎第三、第七、第八这三所大学的中文系都分别举行了招待会,放映根据他的小说《家》改编的同名影片,用汉语朗读了他的文章。师生们全都读过他的作品。倘说在几所大学里巴金遇到的读者主要是热爱中国文化的青年和汉学家们,因而不足以反映巴黎人对这位当代中国作家的看法,那么,巴金走进弗纳克书店报告厅,面对的读者群则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了。
按惯例,签名售书活动主持者向读者简单介绍了巴金的文学成就,然后允许已经购买巴金著作的读者提问。有读者问:“巴金先生,无政府主义对您的思想形成有什么影响?”巴金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坦率地回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但即使在当时,对我影响更大的还是爱国主义。”在回答今后将写什么新作的问题时,巴金庄严地说:“我希望在活下去的时间里,不浪费时间,多做一点事,即使不能完成写作计划,做一点是一点,努力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作来!”巴金的一番话,在大厅里引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巴金认真地为每位热情的法国读者签名,并在其中一位的书上题写了两行异常有力的字:“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这是我同读者的惟一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