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女村翁多乱说
·望坡·
唐寅是明代著名的风流才子,又兼绘事。是诗人和画家。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人,聪颖旷达,性又恢谐,富有传奇色彩,关于他的故事,民间传说颇多,流传又极广,尤其是“三笑姻缘”最为脍炙人口。影片《三笑》上映后,更是轰动了海内外。
唐伯虎少年得意,乡试名列第一,中了解元,会试时,众人认为伯虎当首选,伯虎亦自负,却被诬以科场案而革黜文场,后又因叛藩宁王朱宸濠牵连,便绝意功名。伯虎叹曰:“寒山一片,空老莺花,宁特功名足千古哉!”遂于苏州金阊门外,筑室桃花坞,与祝允明(枝山)、文征明(征仲)、沈周、徐祯卿相友善,他们野寺联句,纵游红楼,作画以遣兴,作诗以言志,浩歌以抒情。而多用力于绘事,三江烟树,百二山河,尽拾于桃花坞中。家虽清贫,而客尝满座,风流文采,照映江左。野史闲书,对其生平多所点染生发,唐伯虎风流轶事虽多,传说得神乎其神,但这些传说,包括“三笑姻缘”,即唐伯虎点秋香在内,大都靠不住。唐伯虎活了五十五岁。绝笔诗曰:“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后人为纪念他,在苏州建有唐伯虎祠,俞陛云撰一联云:
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
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上联取自宋代陆游的诗句:“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为唐辩解。言其乱说的责任,在盲女村翁而不在唐伯虎。下联言唐伯虎祠热闹,那是热衷于传说中的唐,而非真实的唐。联意在纠正世俗社会对唐寅的看法,应将风流才子还原成旷达高雅之士,尤其是“几文钱”三字,代为宣泄了唐寅的愤慨。唐伯虎虽是少年得意,中了解元,但自那时之后,遭际堪伤。为其书作序者之一的张鼐,辟首就道:“余读唐伯虎先生与文衡山(征明)先生书,慷慨激烈,悲歌风雅,眼底世情,腔中心事,一生冲宇宙凌海岳之气,奋在几席。掩卷纠其本末,嗟乎!丈夫遭时不遇,遂至此哉?”俞陛云亦是持这种观点的。俞陛云是清代俞樾(曲园)之孙,今人俞平伯之父,系清翰林院编修,亦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