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10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新闻 陕西煤矿的“定时炸弹” 构建“神话” 图片新闻 黄河大桥两主墩封顶 农高会决战第五日 图片新闻 香实在是香 图片新闻 学生专家 牛

当前版:第A2版:企业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新闻
02

越界开采

陕西煤矿的“定时炸弹”

今年7月19日,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五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一次性死亡26人。事故已过去了3个月时间,记者在采访中,管理部门谁都不愿再提起和回忆那个灰色的“7.19”,但这是事实,在铜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上是抹去不掉的。事故发生后,不管执法部门对事故如何定性,对事故责任人做何处分,善后处理的如何人性化,但毕竟是26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丧失了,现在回过头来纵观这次瓦斯爆炸起因的全过程,结合黄陵沟西煤矿隐瞒事故后查处的严重超能力生产和陕西渭北黑腰带上的小煤矿分布状况,无不看到越界越层开采,给陕西煤矿生产安全带来的形式是严峻的。

技术改造为越界开采埋下祸根

记者从地方煤炭管理部门了解情况,锁关镇五矿这个曾经转卖过的私人小煤窑面临资源枯竭,200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该矿列为再造新井筒的技术改造项目,2004年5月技改完成。然而,他们技改后的新井筒却开在了该井田范围的边沿地带,从安全规程方面讲是正常现象,但对于面临资源枯竭的锁关镇五矿来说,正常中就潜伏着不正常的因素。实践证明:正是井口中心的偏离,给这个矿的越界开采提供了条件,该矿的二采区巷道直接掘进到了崔家沟煤矿的采空区,准备复采国有大矿留下的煤柱。当安监执法人员下井,他们对越界开采的巷道密闭,检查人员一走,又重新启封生产,最终导致26人死亡的悲剧发生。

由此想到黄陵西沟煤矿的超能生产,据称,该矿的瓦斯爆炸也是由于越界开采时发生的。与西沟煤矿相邻的黄陵县计量站煤矿,曾经多次越界开采和苍村煤业有限公司的井下打通,造成该公司巷道报废,严重出现漏风的重大安全隐患。延安国土资源局对这个矿的越界行为进行过处罚,均得不到有效的限制。

陕西省煤炭工业局[陕煤局发(2005)188号]文件调查资料显示:蒲城县煤矿技改项目初步设计是2004年9月完成。但该矿的新主井早在2003年就开始施工建设,且井口坐标与设计相差500米,设计是采一水平的煤,井深309米,可现已打到357米处,巷道直接进入另一个矿的煤田二水平上……

越界越层和超能力开采,无疑是小煤矿获取高额利润的最佳途径,它造成的恶果不仅仅是自己的安全生产没有保证,而且是相邻煤矿(尤其是国有煤矿),瓦斯时常超标,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利益驱动是根源

在采访中,煤矿执法人员说:“越界越层和超能力开采是小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究竟是什么原因支配一些小煤窑主冒如此大的风险而去做呢?这位执法人员说:“主要是近几年来煤炭价格的上涨,再加上小煤窑先天的资源划定有限,经过10多年的开采,许多小煤窑已到了无煤可采的地步,面对持续好转的煤炭市场,只有越界开采,才能保持他们继续获取利润。

说起越界越层开采的危害性,一煤矿的安全技术人员说,越界越层开采是采自己划定煤炭资源范围以外的煤炭,首先是地质资料不详,盲目性比较大。不正规的生产系统,加之小煤窑安全装备简陋,事故发生率高是必然现象。越界开采必然是盲目快速的生产,目的是追求产量和最大利润。在冒险的同时,随时随地都面临执法管理部门的查处和责令退出越界区的可能。所以,他们就千方百计地制造假图纸,临时密闭巷道等手段和执法人员捉迷藏,蒙混过关,能干一天是一天。

加强监管和投入是关键

一次又一次矿难血淋淋的事实证明:越界开采是小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一次次的事故发生,频繁的停产整顿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是否都能真正整治在根子上?以往的做法是发生事故所在地区的煤矿全部停产整顿。通过整改验收,也许能临时关闭几个越界越层开采的煤矿,求得一时的检查验收过关。但是,这种草菅人命的严重违法行为,是否通过事故能吸取教训,彻底得到纠正呢?整改停下来以后又如何呢?

利益的驱动、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窑主通天活动能力的表演,在轰轰烈烈的整顿中又给越界开采的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祸根,甚至有的在整顿中变为合法化。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煤矿执法部门认为:一是对小煤矿相对密集的煤炭资源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和划分,做到界限明确,图纸清楚,给执法人员提供详实的执法检查依据。二是市县资源管理部门要经常对所属辖区煤田的动态开采状况进行勘测。尤其是县区的煤炭局,他们对本辖区的煤炭资源划分情况最为清楚,最有发言权。所以,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管理,一旦发现有越界现象,立即制止,并没收证件,永久关闭。三是要加大对测绘设备的投入力度,成立相应的机构。

据记者了解,陕西省60%的采煤县区没有设专门的测绘机构和技术人才,所以,对越界越层开采不能本着科学的角度来鉴定,在复杂的井下地质条件下,仅凭经验和视角感来判断越界是不科学的,也与飞速发展的煤炭工业是不相适应的。

如何能有效地遏制住越界越层开采的违法行为,煤矿检察部门的同志概括性的总结说:一要有专门的技术和人才;二要舍得购买装备和投入;三要加大执法监督和检查力度,只有实行标本兼治,从源头抓起,越界越层开采的违法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本报记者 郁文 中国煤炭报记者 王成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