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14日
综合新闻
02

气荒 电荒 煤荒

“断炊”的日子还远吗

近年来,工业的超速发展,使我国能源供应持续紧张。从去年开始,有关“油荒”、“电荒”、“煤荒”、“气荒”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煤、电、油、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素有“耗能大户”之称的化工企业受其影响巨大,许多企业在诸多“荒”的制约下,生产开开停停,经济效益下滑。如去年春节前后,沧州化工、中原大化等化工企业就因“缺气”而使化肥装置停产达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湖北、江苏、浙江等缺煤省份的化工企业更是频频“断炊”。

今年,居于产煤大省的陕西渭化集团已颇感动力用煤供应吃紧,陕西省内许多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入冬以来,就只能维持70%的低负荷运行。郑州、西安两地分别于11月底和12月初遭遇“气荒”,预计其它省份的“气荒”和“煤荒”也会陆续来到。这再一次表明,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使能源和资源无法承载,而各地不时曝光的大江大河污染事件,也提醒我们:工业的发展速度,已经严重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仍在千方百计地上大项目,搞大基建,并且人人都乐观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在能源或资源紧张时,有办法搞到别人搞不到的东西。目前上马的化工项目,动辄投资几个亿、几十亿,甚至成百上千亿,其用煤、用气量大得惊人,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在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只看到项目无比光明的市场前景,却很少考虑一旦原料“断炊”时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对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民用能源和工业用能源(或者叫生活用能源与生产用能源)的冲突将会加剧。按照“十六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当民用资源或能源与工业用资源或能源发生冲突时,各地政府会毫不犹豫地“弃工保民”,已经发生的“气荒”、“电荒”和“煤荒”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企业在进行扩建或新上项目时,务必在考虑项目的美好前景和可行性时,充分考虑水、电等公用设施,以及煤、气、油、矿等原料来源是否充裕和有保证,否则,项目建成之日,就是企业“求爷爷,告奶奶”般地四处“乞讨”原料之时,也是企业亏损之时。

现代工业化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节能降耗潜力也最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只要加强管理,不断优化工艺操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就能显著地节能增效。在应对能源紧张时,各企业更应科学筹划、均衡生产,“错峰用谷”,把因能源不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以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陈继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