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杜鹃红
·周涛·
少时,我经常为课本中描述井冈山的神圣而肃然起敬。稍长时,又被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满山遍野的杜鹃所震撼,今年“五一”我终于去拜访了革命圣火发源地井冈山。
早就听去过井冈山的同事讲,井冈杜鹃是井冈山市的市花,初开时,为粉红色,以后逐渐变成紫红色,约7至8朵组成一个花团,色泽绚丽,妩媚多姿,在井冈山30余种杜鹃花中独占鳌头。每年四五月间,满山的杜鹃盛开,有的红艳似火,茁壮挺拔,有的洁白素雅,别具风骨。踏上这片红色圣地前,就有心一访了。
第二天,车行山中,抬眼望去,井冈山巍峨百里绿,杜鹃林浩荡一片红。这市花真是名不虚传啊!她们开得热热闹闹,仿佛一群落入凡间的精灵。每一个肢体语言都写着蓬勃、奔放、热树银花。恍惚间,花丛中走出一个又一个头戴红五星、一身藏青、笑意盈盈的红军战士,渐渐,人花合一,隐去。直至站在杜鹃树下,迎着满树杜鹃花儿,悄悄伸手去接飘飞的花雨,凝神感受淡淡的清香,才真正理解了一个词:灿烂,也真正读懂了毛主席的一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如此神气的精灵附在耳边轻轻道出“革命必胜”的天机,怎能不打动善感的主席?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把美丽多姿的杜鹃花收入他们的诗情画意中。“山榴花似结红中,容艳新妍占断春”,“一丛一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消妆脸泪初干”,杜鹃花的妖娆跃然笔下。“何须名花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可见杜鹃花装饰的春天是多么令人神往!
井冈杜鹃不只是红得鲜艳动人,还有很强的生命力。树干粗壮刚健,虬曲交错,节节向上,枝枝挺拔。但凭雨打风吹,红色依然不褪,枝头依然不弯,听当地老表说,红军上井冈山后,对杜鹃爱护有加,精心栽种,还不断扩种移植,使井冈杜鹃绵延十里,蔚为壮观。关于井冈杜鹃,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临行前约定来年杜鹃花盛开时相会。花还未开,林同生就已经牺牲在八面山中。当年春天,月娥也遭抓捕,敌人逼她带路。她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悬崖,趁敌不备,拖住敌军官跳下了深渊。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杜鹃,一丛丛,一簇簇,犹如熊熊火焰在山林中燃烧,人们都说那是月娥姑娘的鲜血染红的,所以叫它“井冈杜鹃”。
“无数先烈血,换来江山一片红”。一树树的花团锦簇,一树树火一样的人生。一生就为一次的绽放,哪怕不露痕迹与山石融为一体,也要庄严奉献出自己的花朵,灿烂而温存,多情且奔放,年年岁岁,以浓墨重彩,把生命的热情抒发得浪漫动人;执著而坚韧、自信且骄傲,岁岁年年,以脉脉深情,把红色的传说演绎得扣人心弦,历史的传奇被记载在杜鹃的年轮里,开花的精神被融化在杜鹃的美丽中。
井冈访花,是一次美丽的精神游历,让我读懂了一朵花,一抹颜色,一种精神,一段历史,每一种花都有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了一种品质。从此,我记住了她。美丽、耐看、耐品的井冈红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