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
“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到家?”在人生的中途,回首来路,瞻望前程,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美丽而至情的诘问,可见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
提起我家,我就有种阳光融融的温暖和圣洁的感动。因为,我爱我家。我的家在陇县城关乡一个叫高塄的山村,六口之家上有父母哥嫂,下有一个才一岁多的小侄女。哥嫂常年在南方打工,小侄女养在他们身边,而我也在外颠沛流离,四处打工,所以家里平时就只有父母操持。好在我工作的地方离家并不远,便时常节假日回家,一为看望父母,二为帮助他们做做农活。我尚未成家,在家里属“吃粮不管事”的人。平时回家,向父母问过安,干过力所能及的事后,就悄然走进自己的书房,关起门来看自己喜爱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章,不再有人干扰,也不再干扰别人;父母也各干各的事,或者坐在一起聊天。在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充分的自由。所以,我爱我家,人常说:“家庭虽小,是个世界。”这话一点都不假,三个人平时聚少离多,好不容易凑到一块,有时也会闹出一些矛盾。记得有次我从外边归来,带着情感上的疲惫与事业上的苦楚,带着人世间的诸多烦恼与憋闷,一进门就渴望倾吐和松弛。没曾想牢骚没发几句,妈妈就“炸了锅”,她对我吼道:“如果你看这个家不顺眼,可以一辈子不回来。”当时我难过极了,一气之下又抬腿回了单位,晚上同宿舍的老刘见我低头耷耳,闷闷不乐,以为我失恋了,就苦口婆心地劝我想开点,不要气坏了身体。我憋不住,说了实情,他就耐心地教导我要孝顺父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劝我回家向妈妈道歉。第二天,我刚一进家门,妈妈就满脸歉疚地问长问短,并忙不迭地为我端上可口的饭菜,然后坐到我的身边,说昨天的事怪她,是爸爸与她闹别扭,她心烦……理解如此,我还能说什么呢?可见,“亲不见外”;可见,碎裂在生活中的日子,会在家中得到修复和再生,从而使我们满怀信心地去善待一切,面对明天。所以,我爱我家。
每每出差数日,回家后我总要陪父母说说话,聊一些村子里这一段时段的“新闻”:谁家盖楼房了,谁家女儿嫁大款了,谁家儿子不孝顺爹娘,被人唾骂……他们也常常谈到我的婚事,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我已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而更多的时候则是我竹筒倒豆子似的讲述自己这一段时间的遭遇,说到高兴处,他们陪着我高兴;说到伤心处,他们陪着我流泪或者沉默,再就是安慰和鼓励。在家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爱我家。
远方的风景总是迷人的,而走过了许许多多的人世风雨和坎坷之后,我才终于明白,家永远是人活着的背景,是人生存的根据地。“人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先是一样一样搜集,后是一件一件疏散……”虽然生命的两极反差强烈,但从生到死,人们对家的感觉却永远是温馨的、美好的。
我爱我家,因为在家里,我有一个安妥的灵魂。
我爱我家,因为家是我活着的力量和源泉。
我爱我家,更爱自己日积月累在家里的寻常人生。 (郭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