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澳洲的阳光
·李文举·
阳光是属于澳洲人的。澳洲位于赤道下边的南半球,阳光特别充沛灿烂,尤其是位于布里斯本市东南80公里的黄金海岸,一年四季如春,阳光明媚,空气澄新,平均年日照时间300天,年平均气温25℃,又以它秀美的海滩,茂盛的热带雨林,多姿多彩的娱乐设施著称于世,每年吸引400多万世界各地游客来此观光。
圣诞节临近,我和老伴在女儿、外孙的陪同下住进了临海一家三星级宾馆,为的是看日出,看海滩。早晨4点半钟,我们几个人都起来,凭窗看东边的南太平洋上,海水与天际交接处,有一抹半露半隐的紫云,一轮红日就藏在这紫云的后边。一会儿,天空两边映射出两道道彩霞,把紫云烘托得更亮,更浅了,这时海水也由黑变成了深紫。太阳慢慢地露出了半个脸,但紧接着又藏进紫云之中。又一会儿,太阳终于突破紫云,豁然跃出,万道金光一下子射向沙滩,射向海面,细白的沙滩立即变为金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中的彩色珊瑚也清晰可现。这时的天空更加蔚蓝透亮,清爽得像用一种特制的水洗过的宝石一样。
此时我看日出,不自觉地陶醉在这美丽壮观的自然景物之中,女儿赶紧拿起相机,提醒我,让我手掬红日,连连拍照!这时再向下看沙滩,又见许多旅游者,不同肤色,不同装束,三五成群,或一对伴侣,已在沙滩上或行或坐,享受这舒适悠闲的旭日东升气氛。有趣的是,我们和这些游人都穿着短裤、背心、拖鞋,若是在祖国西安,圣诞节前后正是天寒地冻,棉衣裹体,足不出户的“进九”季节。
阳光将沙滩和海水装点得更清新更亮丽,也将其温暖、友情、享受洒向各个角落和空间。澳大利亚虽然承袭了大英帝国的各种文化传统,但由于地域辽阔,开拓的土地越来越大,此时此地,在荒野之中,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利害冲突和争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人们在孤寂的生活中都需要朋友,在乏味的工作中都需要帮助。就这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澳大利亚人民培养了重视友情,慷慨好客和乐于助人的友善精神。如今,这种友善精神已得到延伸。
在黄金海岸或者在悉尼,我们一行在街上散步、观光,也就成了“老外”,这时遇着行路人,或者迎面而来的驾车者,都会向我们招手致意。在超市购物结账时,都自觉排队等候,后边的人距离前边那个人有一米远。我们也在排队,若被排在前边的人发现,会谦让我们上前,而排在后面的人,一概不动不催,也不大声吆喝。市内的公交车,车前几排座位都是为老年人、残疾人设置的,青壮年上车以后,都主动向后边的座位上去坐,宁肯将前边的座位空着。在路边若看见一位老年人要乘车,司机会立即停车下来,搀扶老人上车坐好。乘客每个座位上都装有按铃,要下车,只要按一下电铃,司机会立即停车。高大豪华的长途汽车,车后还设有厕所,以方便乘客。从纽卡斯尔到悉尼,要乘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如果是青壮年乘车,单趟每人车票为18澳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掏3澳元就可以乘坐来回。
澳洲人的生活理念是,享受人生,享受幸福,他们活着就是为自己的幸福而活着,一有钱就享受,自己的钱自己就花掉。年轻人常常为享乐不顾一切,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丰盈的经济能力去海滨游泳、冲浪,到森林中捕猎野营,到全国旅游胜地漫游。而澳洲的老年人差不多都在工作。真正是“活到老,做到老”。而年轻人到了中年、老年才想到工作,但工作有时还不要报酬,做义工。主要是想体验工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