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苏陕工会互动 就业扶贫结合
省总输送首批务工者赴苏就业
昨日下午3时15分,48名面带笑容,头戴红色太阳帽的年轻人,轻轻地挥动着右手,随着红色大巴缓缓地驶出省总工会的大门,奔向千里之外的江苏闯天下。这是省总工会输送首批下岗职工赴江苏就业的一幕。首次劳务输出有什么特色?记者为此采访了省总工会副主席李向柱。
准备非常充分
李向柱说,首选的48名务工者,将到江苏雨润食品公司等3家单位就业。此前,省总工会已经与当地工会、所在企业工会取得联系,确保他们都有工作岗位。即使将来个别人工作岗位不适应,当地工会也会出面调整,保证每一个务工者都有合适的工作岗位。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于午顺副主任补充说,务工者到了就业目的地,他们每人会领到一张当地工会制作的维权卡,当地工会会像对待当地职工一样,替他们维权。
为了保证务工人员顺利到达目的地,省总工会不但为他们购买了火车票、旅途中所需的食品,还派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王春雷副主任等3名专职人员,送他们到达就业目的地,确保务工者的旅途安全和顺利安置。
由于工会的精心安排,即将踏上征程的48名务工者丝毫没有后顾之忧,来自秦川厂的陈斌说,工会组织的劳务输出,有一定的维权基础,因此他比较放心。
就业扶贫结合
李向柱副主席说,这次劳务输出是我省总工会举办的第一届劳务输出,它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建立在两省工会密切合作,共同构建就业互动平台,建立各级工会维权机制的基础上。因此,当我省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省际间、城际间的维权网络,依靠当地工会及时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其次,这次赴江苏的务工人员结构不再是单一的职工。据了解,这48名务工者中,19人为困难职工子女,14人为农民工,其余的才是下岗职工。对此,李向柱副主席说,务工者当中,几乎三分之一是农民工,这说明省总工会将“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这一口号落到实处,说明省总工会已经把农民工同企业职工一样对待,同样关心他们的就业和维权问题。
再次,这次劳务输出主要是要达到促进就业与扶贫帮困相结合的双重目的。李向柱说,我省一些下岗职工的家庭确实困难,但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人有工作,就很可能使一家脱贫。为此,省总工会着手搞了这次劳务输出,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及其子女解决就业问题,也希望变输血为造血,彻底帮助困难职工脱贫。
同时,这些务工者如果在当地工作成绩突出,报酬也不错,也可以起到引路的作用。李向柱副主席解释说,这些人的亲戚、朋友,可能受他们影响,也去当地就业,这可以解决更多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此外,一些务工者就业几年后,他们在一些行业有了工作经验,思想也比较开阔,加上有一些积蓄,他们也可能自主创业,彻底告别贫困。
另悉,近期,省总工会将组织第二批、第三批劳务输出,重点对象为困难行业、困难企业的下岗职工及其子女。
本报记者 薛生贵
题图为务工者踏上征程 柳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