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夯实基础不断创新
——访吴起县总工会主席齐向党
去年以来,吴起县总工会按照《工会法》赋予的权利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围绕县域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夯实工会工作基础,不断创新,在基层建会、政务公开、为职工办实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及广大职工的支持和称赞,工会组织活力毕现,连续八年荣获延安市总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当前,一些县级工会组织面临着“建会难、维权难、收缴经费难”等现实问题,致使县级工会工作缺乏活力和吸引力。而吴起县总工会却在平凡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其中的经验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吴起县总工会主席齐向党。
齐主席说,吴起和志丹是延安市总工会最早推行政务公开的县,在全市工会工作是老先进,他到工会后觉得压力很大,所以工作上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这几年,他们主要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不断创新上作文章”,使基层建会、政务公开以及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健康发展。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大大强化。齐主席说,他们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工会组织”的要求,在巩固原来的成绩的基础上,重点放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建会上,按照市总工会提出的“八有十整齐”,做到组织一家,巩固一家,使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工会组建率达到70%。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会的热情不断增强。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更加完善。齐主席介绍他们在这方面主要抓住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去年各基层工会都召开了职代会,全县职工提出建议和意见110件,会后落实80余件;二是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载体的厂务公开工作,国有企业全部建立了职代会制度,非公有制企业有50%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县委、县政府以及各单位政务公开栏做到常换常新,内容更具体;三是在国有、集体和改制企业建立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合同签约率达100%,非公有制企业集体合同签约率达50%。
——在切实为职工办实事上有所突破。对困难职工进行动态管理,坚持扶贫帮困,使特困职工家庭由上年的141户减少到现在的131户。每年安排送温暖活动,今年看望131户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6万余元,县总工会拿出2000元,看望慰问困难劳模;实施“1351”工程,出资1万元为包扶村群众修农田路30多公里,还在电力、产业上进行帮扶,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扬,在群众中树立了工会的形象,为工会开展工作赢得了声誉。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