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18日
头版
01

一位埋头拉车的纺织工艺员

——记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纺部工艺员张新凤

“她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她最大的优点就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说她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没有,其实也没有。”在还没有见到张新凤之前,记者就先在五环集团的职工中听到了这样的评论。

听了这些,记者也禁不住为这次采访捏了把汗,因为她沉默寡言很可能也让采访陷入沉默。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张新凤开完会赶了过来。戴一副圆框眼镜,穿一身工作服,戴着纺织女工白色的帽子。早上虽然刚刚下过大雨,因为要在车间工作,脚上仍穿着一双凉鞋。说话声音很轻,为此记者不时要将耳朵凑上去才能听到她的回答。

总得说来,她扎在普通纺织工人中间没有人能知道她是一名“巾帼创新能手”、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但在记者看来她这种性格很适合干研究工作。就像五环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张二芹说的那样“她是一个实干家,一个只顾埋头拉车的人!”

走过曲里拐弯的车间,进入一个小门,在一排储衣柜后面记者来到了位于车间的实验室。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实验室是如此的简陋,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放满了仪器,墙上挂满了60多个数据报表。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有两名同事正在进行挑棉疵的工作,这可是考察眼力和耐力一项工作。从车间采集回来的样线,缠绕在近百个板子上,一板几十根棉线,要一一查看、记录是否有疵点、损坏,其工作量之大让记者难以想象。而这些都是张新凤平时的工作。

作为工艺员她不但要负责生产品种的监督,同时要负责新品的开发。为了优选最佳的工艺流程和参数,还要考虑低消耗,她需要根据棉花质量、设备技术,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实验、测量,要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实验。为此她经常在车上一待就是一天,直到自己的数据记录、分析完了才肯回家。公司近几年不断在进行设备更新,在新机的安装、投入使用中,张新凤都要全程跟踪、实验、监测,进行多种方案的调速实验。

说实话,张新凤所做的工作记者很难用华丽的文字描绘出来,对于这个普通的工人记者也用不上任何的豪言壮语,但也正是因为在广大的工人中有了她这种年复一年闷着干的人,才有了劳模的风采,才见证了劳模真正的内涵。

本报记者 任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