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青春装点家园
一场沙尘暴过后,地处包头市的陕北矿业有限公司包头运销公司院子,被厚厚的一层煤灰覆盖,我们去的时候,适逢一帮人正忙着清理,书记带头,包括副经理在内的所有人员一齐上阵,由于地处盐碱沙化区,为了取到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年富力强者负责外运新土,其他人则在打扫院落,栽种花草树木,深翻菜园,一位小伙子自信地表示,他们要将这不毛之地变为绿树成荫、草坪成片、四季有花、瓜果飘香的美丽家园。
包头运销公司担负着陕北矿业有限公司的煤炭铁路外运销售工作,以前属兰州军区后勤部,后改制为陕煤集团的下属单位,15名职工中,除了刚刚到任的党委书记,其他都是转业军人。这里距离陕北矿业有限公司所在地榆林市300多公里,离陕煤集团所在地西安市更是超过1000公里,是陕煤集团少数驻外省的单位之一。
是呀,由于远离家乡长期驻外,这里的每一位员工处处都在营造着“家”的感觉,他们将清理车皮时车底剩下的石子用竹筐连拉带抬回来,将市政建设拆除的瓷砖捡回来,铺在院内,其用心可谓良苦。
陕北矿业有限公司包头运销公司员工精心呵护“家园”令人感动,而发生在这个“家园”里15名成员身上的故事亦令人动容。
35岁的生产科副科长田二锋是长安区人,1995年到这里,至今已有12年之久,由于长时间不回家,孩子见谁都叫爸爸,唯独不认他做爸爸,有一年回家,孩子说他是警察,死活不让和妈妈睡觉。后来他将母子接到包头,可每天早6点起床,晚上10点才回住处,孩子还是见不着他,所以直到现在孩子还是只和妈妈说话。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很多人身上。
包头气候恶劣,夏天晒掉一层皮,冬天冷透一身衣。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包头运销公司员工舍小家建“大家”,连年创造佳绩,2004年销售煤炭18万吨,创利825万元,2005年更是销售煤炭22万吨,人均创利30多万元。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