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名家旧书“称霸”书市
第十六届全国书市日前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数万种新书一起登场。可是,笔者在偌大的书市展厅里,走过无数个新书展台,却很难从这些新书中找到真正的原创新作,相反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热衷于旧作包装,一些曾经出版、当年甚至默默无闻的旧作,经过出版社巧妙的重新包装后以新书面目出炉,居然一跃成为书市新宠。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自从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后,一炮走红。尽管距离其新作《易中天品三国》问世还有好几个月,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在本届书市上仅凭旧作就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笔者看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展台前,挂着一张巨幅海报,上面不仅印有易中天的照片,更有关于他昔日作品《品人录》、《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等的介绍,其宣传规格绝不亚于新出炉的新作。笔者获悉,这套早在5年前就由该出版社出版的易中天文化系列丛书,在过去几年的销量波澜不惊,但随着近来易中天名气的日益飞升,却一跃成为畅销书,总销量已经达到10万套共40万册。同样,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此次书市上新推出的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也是一部数年前就曾出版的旧作。该书数年前由著名作家程乃珊翻译出版,但当时只发行了5000册。此次重新出版,短短几周15000本图书竟然一销而空。
此外,用名家读本方式将过去的名作重新出版,也是本届书市的一大特色。
对于本届书市原创新作贫乏,旧作成新宠的现状,一位圈内人士分析认为,原创作品的问世,成功与否,要经受市场的考验,但是这种考验需要时间,也意味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名家作品要价水涨船高,有的甚至高得离谱,让出版社望而生畏,还不如退而求其次,给旧作进行重新包装来得更加可靠,所以才导致了如今旧书“雄霸”的局面,但这种局面,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出版业的发展。 (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