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27日
社会新闻
02

三秦建筑市场混乱依旧

本报讯 混乱不堪的“潜规则”成了建筑企业发展的一大桎梏。日前,某外埠建筑企业下属单位负责人向记者爆料我省建筑市场黑幕。

陕西建筑市场依然不规范,垫资建设的现象依然很普遍。他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去年承建工程量价值为10亿元,可如今还有三四亿工程款没有收回,这严重制约着他们企业的正常运营。为什么垫资现象如此严重?原来,我省建筑市场上的状况是“僧多肉少”,大大小小建筑公司、工程项目部有100多家,这使投资方有了挑选余地,他们可以明目张胆地要求建设方垫资。

我省的招投标市场依然不够规范。一方面,参与投标的建筑企业要先期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就保证金一项,投资方便能收取几千万。有些投资方没有投资能力,可他们也举行招投标。在我省,经常发生招标方卷走投标企业的中标押金,拍屁股走人的案例。招标方将报价压得很低,报价一般在预算价格之下3个百分点左右,中标后签订合同时,报价还得下浮,一般为预算价格之下7到8个百分点。有的甚至下浮2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投标企业中可能存在“联盟”,共同坑害第三方投标者的行为。他说,一次招投标少则20余家建筑企业参加,多则上百家。这时,一些建筑企业私下联合,通过关系得知标底,然后联合报价抵制第三方。他解释说,比如他们知道清单报价的栏标(所有报价不能超过栏标)为1000万,几个建筑企业便会依次报价:999万、980万、970万等,相互之间的报价差距不大。最后,招标方取平均报价,他们联盟中肯定有企业能中标。这些企业依次轮流坐庄,保证每个企业都能承接到工程项目。而长期以往,其他企业中标的几率非常小,便会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另据了解,目前建筑企业要承建一些项目,依然需要通过送礼、给回扣等方式与招标方取得联系,才有可能中标。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赵子平

放大 缩小 默认